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一百六十五章:齐王,您以为千年姻亲能独善其身吗?

花非花月夜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秦国灭亡周王室的消息向着四方传去,现在周室只剩下拥有禹王九鼎的洛国。
      
          千年的邦周,终究要落下帷幕了。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手中持着刀枪剑戟的秦军缓缓走进了洛邑这座在整个诸夏世界,享誉千年的城池。
      
          战争的硝烟被处理,鲜红的血被清洗,尸体被拉走烧点。
      
          洛邑城墙上,白起背负双手,风声猎猎,衣袍不住的摆动。
      
          虽然周天子的反抗异常的激烈,但最终的结局并不会改变。
      
          秦国决定攻周,自然不是冲动的要复仇。
      
          首先,洛邑是秦国东出要道上的最大一座城池。
      
          洛邑之西的韩魏之土已经被吞并完毕。
      
          接下来不论是想要攻韩,还是攻魏,洛邑的存在对秦国粮道都是巨大的威胁。
      
          其次,随着禹王九鼎迁往洛国昭城,周王室身上甚至没有什么让诸侯所觊觎的东西。
      
          攻击孱弱的周王室所引起的恐慌,还不如秦军再次迈出函谷关来的大。
      
          更加成熟的白起现在已经达到了人生能力的巅峰。
      
          他在等着来自赵国的消息,一旦赵国出兵,秦国就会响应赵国,之后击韩攻楚,削弱韩魏楚三国。
      
          秦国东出胜利的关键在于什么?
      
          悍勇的大秦锐士?
      
          野战无敌的白起?
      
          秦国雄浑的国力?
      
          这些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找盟友!
      
          燕国和齐国一向自己玩自己的,只要交好即可,但是韩魏是一向和秦国敌对的。
      
          楚国之中,项氏很敌视秦国,认为这是同楚国争夺天命的邦国。
      
          秦王稷思来想去,最终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同宗赵国身上。
      
          公子提带着大批的礼物到了赵国,见到赵王之后,就恭敬地说道:“大王。
      
          秦赵两国是嬴姓的宗亲,是先殷商的贵族后裔。
      
          看看这天下诸国吧,除了楚国之外,韩魏燕洛齐,各个都是姬姜这些大姓。
      
          您和韩魏二王本是三晋分家,但是韩魏之间的关系却要远远胜过您。
      
          这难道是巧合吗?
      
          实际上是由于您是嬴姓的诸侯,而韩魏都是姬姓的诸侯。
      
          他们嘴上不说,但是心中却在排斥您。
      
          您想要夺取韩国的土地,但是魏国却不同意,这难道是因为魏国和韩国之间的友谊吗?
      
          不是的,是因为魏国想要自己吞并,而不希望其他国家插手。
      
          您是有雄心壮志的英主,想要开疆扩土就一定要拥有可靠的盟友。
      
          现在您不和秦国结盟,又能和谁结盟呢?
      
          难道要去迁就韩魏那样的弱国吗?
      
          外臣为您感到不值,这是辱没您威名的。
      
          大王,为了表达诚意。
      
          我家王上愿意奉还昔年赵国的高原割土,来换取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守望相助,乃至于共同出兵。
      
          还愿意与赵国互质,歃血为盟,相约永不背叛。
      
          即便大河的水流干,高山的天柱崩塌,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永远不会变化。”
      
          互质。
      
          这本该是关注的重点,但赵王已经被秦国允诺的土地迷花了眼。
      
          即便他是个相当昏庸平凡的君主,但从小的耳濡目染,还是让他很清楚当年割掉的土地,对赵国社稷的重要性。
      
          秦国仅仅依靠着一块土地,就能把赵国大军盯死,居高临下望着赵国数百年。
      
          赵国的国土称得上山河形胜,易守难攻,只要国中有一员善守的大将,加上粮草充足,就是稳坐不败之地。
      
          但最关键的西方门户却握在秦国手中,这使得秦国掌握着对赵国进攻的主动权。
      
          赵国完美的疆域,在秦国面前缺了一个大口。
      
          对秦国,赵国总有一种发自内心肺腑的凉意。
      
          赵国一直想要将这些关键的城池夺回来,但是赵国国力本就不如秦国。
      
          防守尚且还能相持,进攻则是万万做不到的。
      
          而且这些城池还都处于易守难攻之地,自然每每失败。
      
          却没想到现在秦国竟然愿意将这些城池作为交换,而赵国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攻打韩国。
      
          于是赵王欣然同意。
      
          蔺相谏言道:“王上,秦人是虎狼之国,一向是没有信义可言的,难道他们的话能够相信吗?
      
          秦国正在攻击周王室,想必天下的诸侯都恐惧他,您现在和秦国走在一起,难道不是让赵国和秦国一起被天下人警惕吗?
      
          赵国虽说是嬴姓,但毕竟是遵从素王之道的,您擅自亲近秦国,国内的子民恐怕不会愿意。”
      
          蔺相的有理有据,但自负的昏君不听谏言是正常之事,依旧命令国中大将率兵和秦军一起出击。
      
          赵国出兵攻韩的消息是极其震撼人心的。
      
          在秦国刚刚攻灭周王室,列国都在考虑要不要讨伐秦国的时候。
      
          赵国用实际行动说,不用讨伐秦国了。
      
          一切都没有变化,这依旧是列国伐交的战乱之世。
      
          秦赵两国联手实在是强,韩国根本不能抵抗,即便是加上魏国也不行,韩国只能向齐国、楚国和燕国分别派出使者借兵。
      
          白起攻韩,拔城的速度并不快,因为他要做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攻下城池。
      
          数百年来,列国之间攻城拔寨不计其数,尤其是位于列国边境的城池,随增随减,没有定态。
      
          白起不喜欢这种来来回回的拉锯战,他要用韩国做诱饵,歼灭前来救援的列国大军。
      
          白起要逼迫他们与秦国野战,而不是藏身在坚固的城池堡垒之后,像是一只乌龟一样的无处下口。
      
          楚国,中原的消息传来,让所有的有志之士都是心中警铃大作。
      
          这些年楚国的变法有了一些成效,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楚王已经有些不快。
      
          但变法派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楚国的情况实在是特殊。
      
          国中的土地大多数都是山林湖泽,很多道路都比较崎岖,消息的传达,远远不能和道路交通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相比较。
      
          换句话说,在这里只能用封君治理,但是一旦设置那么多封君,旧贵族的力量就会增强,最终反对改革。
      
          实际上就连项氏内部也渐渐出现了反对激进改革的声音,“变法图强,应当适宜国中情势才是。
      
          楚国有地四千里,除却江汉和江东外,几乎都是人烟稀少的土地。
      
          这些土地上甚至还生活过没有纳入掌控的野人。
      
          必须要依靠封君来掌控这些地区。”
      
          楚国之中争论不休,然后就传来了韩魏大败的消息。
      
          项曾当即在楚国王廷中大声道:“现在已经不是争论的时刻,若是让秦人攻灭韩魏,恐怕立刻就要调转刀剑,来攻打楚国了。
      
          现在还请王上挑选国中大将,前去救援韩魏吧。”
      
          若是昔年,项曾直接就自己上了,但是现在他根本就不敢离开楚国。
      
          生怕他前脚刚走,失去弹压的楚国就会立刻爆炸,将整个国家撕裂的粉碎,甚至走向内战的危机之中。
      
          大殿之上瞬间陷入了沉默,率兵北上?
      
          那可是白起,不要命了?
      
          即便能从战场上活着下来,但是依照楚国的习惯,一旦战败,基本上都是自杀的结局。
      
          项曾眉头紧皱,对这些人心中的顾虑他很是清楚。
      
          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对楚王说道:“王上,人生而不能言,生而不能行。
      
          等到孩童之时,就能识字,往后所能便逐渐增多。
      
          可见人都是从一无所有而来的,将领同样如此,不经历战阵便无法真正的成为统帅。
      
          天下没有不败的将领,臣以为将领战败,惩戒即可,覆军杀将,可以废除,以使将军们可以勇于作战。”
      
          覆军杀将。
      
          这算是楚国很大的一个陋习了,充满了部落时代的意味,项曾这一说,瞬间就有很多人鼓噪起来,纷纷希望废除。
      
          楚王同意后,群臣对于派兵援助韩魏就明显变的积极起来。
      
          楚国还联络齐国,希望齐国能一起出兵。
      
          齐国君臣经历了昔年六国伐齐的事情之后,只想开摆,根本不想再次参与战争。
      
          尤其是韩魏两国,齐国巴不得他们早点死。
      
          齐王直接拒绝道:“来自楚国的使者。
      
          昔年六国伐齐,覆灭齐国精锐,乐毅破齐,直到现在,齐国还没有恢复过来。
      
          国中人口凋敝,临淄不复往日繁华,这都是值得悲哀的事情。
      
          况且齐国一向和秦国交好,没有必要与秦国为敌。”
      
          楚国使者一见齐国竟然还在纠结昔年六国伐齐的事情,当即就决定激他一激。
      
          面上恭敬的说道:“大王。
      
          昔年六国伐齐,正是因为齐国强大却不遵守道义。
      
          这和现在的秦国是多么相像呢?
      
          所以山东列国,更应该联合起来针对秦国。
      
          您说六国伐齐致使齐国元气未曾恢复,这一定是虚言了。
      
          难道是心中害怕吗?
      
          但请您想想,楚国立国千年,经历过多少次诸国伐楚呢?
      
          从九百多年前的洛文公时代,到六国连横攻楚,哪一次不是声势浩大。
      
          若是楚国像您这样哀怨,只怕早已是万劫不复了。”
      
          哀怨。
      
          楚国使者特意用了这么一个矮化的词语来形容齐王。
      
          “狂悖!”
      
          这成功的激怒了齐王,但是他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毕竟楚国使者说的对。
      
          人家楚国挨打那么多次还活蹦乱跳的,你挨打一次就自哀自怨。
      
          楚国使者面对暴怒的齐王凛然不惧,继续说道:“至于您说的和秦国交好,实在是可笑。
      
          您没有听到流传在山东诸国之间的谶言吗?
      
          灭亡周王室的是秦国,诛灭秦国的一定是洛国。
      
          您和洛国是千年的姻亲,您体内素王的血甚至比洛国公族还要多了,难道秦国会放过您吗?
      
          外臣即便是在梦中也不敢这样想啊。”
      
          齐王脸色大变,齐国群臣齐齐色变,
      
          亡周者秦,族秦者洛!
      
          这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谶言,现在秦国果然灭亡了周室。
      
          那后半句……
      
          (本章完)
      
          




返回目录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首章]  [尾章] 176章/共1160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e37c5 大小: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