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一章:士宦冲突!

花非花月夜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王朝兴衰,自有其理。
      
          世祖光武皇帝十年扫平群雄,大汉再受命,又因关中破损,神仙家称洛阳有王气之故,定都洛阳,时至今日,已近百年矣。
      
          天下之弊病,较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下之汹汹,宛如滔滔江河,重击拍岸,无可当者。
      
          恰值盛夏,热浪席滚,山间却是一片清凉,溪水潺潺,草木丰茂,棵棵巨树参天而起。
      
          “唏律律。”
      
          “隆隆隆!”
      
          马蹄奋扬的声音以及马车在不太平坦的地面上转动的声音,在山谷之间回荡着,一行数十人转过山角,拐入了另一条较为平坦的大道上。
      
          “仲举公我等连续赶路了数十里,需要休息一下吗?”
      
          当先一位骑士高声地问着马车中的贵人,眼中带着钦佩。
      
          “不必了,速速离开这里,内廷宦官奸诈狠毒,不会善罢甘休。”
      
          话音刚落,一道道破空之声就从众人耳边传来,有的骑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直接被箭矢穿胸而过,留下碗一样大的洞,眼神迷茫的,晃晃悠悠栽到马下。
      
          “敌袭!”
      
          当先穿着皮甲的骑士见状简直目眦欲裂,直到此时才见到是一些全副武装的着甲骑士。
      
          这个季节穿甲,简直就是受罪,由此可见,这些人是抱着必杀之心而来的。
      
          还活着的所有人都呆愣在原地。
      
          坐在马车中的士人走出,年约四十许,正气凛然。
      
          面对全副武装的众骑士,昂然道:“你们绝对不是陛下派来的。
      
          是哪位常侍来杀吾,今日绝无幸理,只想做一个明白鬼。”
      
          场中一片寂静,稍倾,在众骑士之后,一道略显尖细“桀桀桀”的笑声响起,走出一个面白无须,面容宛如树皮一般,沟壑纵横的宦者来。
      
          “仲举公真不愧是能只身安定辽东之人,竟然连吾不是陛下所遣都能猜到。
      
          陛下念在你的功劳,不杀你,只让伱回乡即可。
      
          但常侍无辜受辱,还遭受你这样的奸佞诬陷,留不得你在这世上。”
      
          陈蕃刚想说话,却见到一个士卒抬手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甲内的内衬,一片大红之色,顿时心中一片冰寒,他本以为真的是宫中常侍派人追杀他。
      
          但是没有皇帝的首肯,宦官怎么可能派出皇家羽林这种禁卫军?
      
          要么是私自调动,要么是皇帝授意,无论哪种情况,都让他这样的忠正之人心寒。
      
          “皇家羽林!”
      
          听到陈蕃之言,宦官脸色大变,立刻挥手尖声大喝道:“射箭,冲锋!”
      
          咻咻咻!
      
          咚咚咚!
      
          数十支箭矢破空而至,然后是马蹄踏下之间扬起的尘烟,鲜血在其中飚出、洒落,落在地上,与黄土混合在一起。
      
          ……
      
          一位士人领袖,历任三公九卿的高官,被盗匪杀死在返乡路途之中,这几乎在瞬间点燃了整个大汉士人的愤怒。
      
          所有的矛头都直指宫中常侍。
      
          英侯国。
      
          英侯府中,英侯夫妇颇有些随意靠着。
      
          英侯样貌颇美且雄伟,只是眉心没有圣痕,他不是嫡系子弟。
      
          他的妻子自然是比他更胜三分,肤白若雪,光滑透嫩,眉心一点圣痕,更添几分圣洁之意,几位历史上的美女给洛氏女加持了足够高的容貌。
      
          英侯洛川举着酒壶径直向嘴中一倒,说道:“夫人,陈蕃陈仲举死在了太室山,如今士人都认为是宫中常侍做的。”
      
          洛倩手中摩挲着酒杯轻叹道:“或许是宦官,或许是皇帝。
      
          可惜了,陈仲举是士人之中少有的实干派和品德高尚之人,而且于大汉有功,竟然死在了宦者手中。
      
          士人集团现在汲汲于名利,早就不是百年前那些人了,上对抗皇权,下控制豪强。
      
          陈仲举这种正直的士人被无辜杀死,士人集团和皇帝之间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之后又是多事之秋。
      
          经学门阀真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啊。”
      
          这就是政治斗争中一个永远的悖论。
      
          一个一开始抱有正面政治倾向的政治集团中,有较为正面的人物,有颇为负面的人物。
      
          但是正面人物总是冲锋陷阵,然后被构陷杀死。
      
          最终整个政治集团滑落向不可预知的深渊之中。
      
          后人就会说,杀得对,他们实际上如何如何。
      
          但那些在牢狱之中受尽了磨难,为民请命之人又何其无辜呢?
      
          这就像一句流传已久的评论一样,“有信仰的战士都死在了那一场战争之中,蝇营狗苟的蛀虫占据了高位,当它轰然倒塌时,不要忘记曾经有那么多伟大的人。”
      
          无论是以家族形式,还是以师徒传承的形式,经学门阀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是授予士人资格的人。
      
          还有一点极其的可怕。
      
          如果一个势力完全成为了门户私计,完全堵塞上升通道,那也是好事,因为这种势力很快就会被打垮,然后被踩踏在脚下。
      
          最可怕的就是现在这些经学门阀,虽然看重家族子弟,但却不是完全看血统,他们相当有危机感,士人之间的竞争很是激烈,才能和品德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你真的别有才能,那高门的联姻、各种资助就会蜂拥而来。
      
          一个寒门子弟,微寒时见到豪门富贵,于是有各种远大的志向,甚至会立志为寒门开路。
      
          但是真有大佬提携,有娇妻美妾,有金银珠玉,有一路顺遂,有彻底告别贫寒的机会。
      
          有多少人会因为当初的志向而拒绝呢?
      
          士人集团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之所以强大,就在于他们将所有天才都吸纳了进来。
      
          而皇帝与臣子之间是天生就隔着一层屏障的。
      
          在吸纳人才,使人才有归属感这方面,皇帝永远都不可能胜过士人。
      
          洛川听完妻子所言,沉吟道:“前些时日,皇帝又给诸家颇多的赏赐,还请为夫出仕任执金吾。
      
          这位皇帝爱财如命,竟然舍得赏赐。
      
          而且一个九卿之位可不便宜,竟然愿意赐下,从中可知皇帝对朝堂有多不满了。
      
          他想要借用英侯洛氏的名声压一压士人。”
      
          洛倩接话道:“未果之后,他便开始用宦官打压士人,将整个士人集团都看作了假想敌,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不过还是没有想到,士人和皇帝之间的矛盾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陈仲举这个级别的士人领袖,而且还是有功之臣,会死于一场刺杀。”
      
          洛川端正了身子,“夫人,陈仲举的亲朋故旧,还有那些一向敬仰陈仲举的士子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绝对会有大批官员上书要求严惩宦官。
      
          以这位皇帝陛下的刚强性格,直接的对抗恐怕是在所难免了。
      
          我们如何做?”
      
          洛倩端正面前的酒杯,举起,然后一饮而下,洁白素净的宽袖遮挡住了她娇美的面容,清澈的声音传出“陈仲举的弟子和亲族可能会受到连累。
      
          按照惯例去做吧,将那些有公心的豪杰藏匿起来,不要让他们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朝廷和民间的矛盾实在是过于大,朝廷中被认为是奸佞的宦官掌权,于是普遍对被迫害的士人以及豪杰抱有同情。
      
          经历过王莽之乱后,由臣子掌握大权就成了一种很暧昧的事。
      
          皇帝在地方上可能失去了许多,但在中央和郡这一层面,大大增强,力量不是士人所能抗衡的,皇帝说杀谁就杀谁。
      
          而且士人和曾经的军功贵族不同。
      
          军功贵族是真的会提刀上洛,因为这天下有他们的股份,皇帝不行就换一个。
      
          这些士大夫,道家的倒是还好,主流的儒家士大夫,对触动皇位有一种抵触心理。
      
          在这种情况之下,士人自然被压着打,那些受到牵连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受到迫害,律法和人心产生了冲突。
      
          隐匿朝廷通缉的豪杰之士,是当世盛行之事。
      
          等到大赦时再出来,朝廷并没有能力去全部追究。
      
          ……
      
          陈蕃之死点燃了士人心中对宦官弄权的愤怒,一封封言辞激烈的文书向着台部而去。
      
          “仲举公是辅佐君王的贤臣,这样的大臣难道也能随意的滥杀吗?
      
          辽东燕国叩关,诸郡不能制,是仲举公孤身入幽并二州,整合诸郡,才使辽东燕国退却,有功于大汉社稷。
      
          这样的功臣,因为一封指斥宦官的上奏,就被解职,甚至杀于荒野,实在是让人心寒。
      
          请陛下降旨,杀指使者,流诸常侍,以安定天下人心。”
      
          上书一到台部,就直接被取走,所有上书都留中不发,皇宫安静地仿佛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一般。
      
          只是按部就班的为陈蕃赐谥号,而且挑选了一个比较上等的谥号,仿佛想要用这个来堵住悠悠之口。
      
          这种行径却让陈蕃的亲朋故旧愈发愤怒了。
      
          ————
      
          汉王朝走到东汉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以县一级为分割,县以上以及县以下,双方所争斗的目标完全不同,上层的争权夺利几乎不影响底层百姓的生活。
      
          但底层百姓的生活逐渐恶化却在无时无刻不侵蚀着帝国大厦的根基,这是最浓墨重彩的时代,小民和英雄交织的呐喊与呼喝。——《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返回目录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首章]  [尾章] 612章/共1160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efd33 大小: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