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六十九章:天下公子,尽皆来洛

花非花月夜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洛辞和洛言预料到了那些落魄的贵族士子会来到洛国,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一件事,那就是现在是休战期!
      
          晋国、楚国、秦国这三个大国在洛国的见证下,签订了停战的盟约。
      
          这份盟约是齐晋秦楚洛五大国的意志,哪个不开眼的敢在这个时候挑事,于是整个诸夏世界仿佛突然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圣贤出现在了洛国学宫,与此同时洛国学宫开始邀请天下士人,这些因素一结合,在列国之中造成了巨大的风波。
      
          天下才智之士,岂不是全都要到洛国之中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楚国!
      
          楚国之中向来有三公一戚,四大氏族的说法。
      
          所谓三公就是楚国三大公族,而一戚就是洛氏小宗,姬姓项氏。
      
          项氏虽然已经别出,但是洛氏流传下来的培养继承人的方法,还有洛宴入楚的时候带来的大量书籍,让他们傲然于楚国之中。
      
          而且公族与楚国王室同姓,不能婚姻,项氏却能一代代的和王室联姻,维持地位,颇有一种齐国在西周时的感觉。
      
          项城直接面见楚王说道:“王上。
      
          在先祖的记载之中,洛国有天下所有的书籍。
      
          那些存放书籍的房屋比宫殿还要高大。
      
          制作书籍的竹简将一整座山的竹林伐光。
      
          每天有一千个人来为书籍擦拭油脂。
      
          这就是洛国公族贤能的原因啊。
      
          现在洛国学宫之中出现了圣贤,还愿意将珍藏的书籍取出来,那么天下有志扬名的贤能之士,难道会不去学宫之中吗?”
      
          楚王恍然大悟道:“自然是要去的,若是能在学宫之中扬名,力压天下贤能之人,这是成为圣贤的道路啊。
      
          若是圣贤愿意入仕列国,列国君主自然要以国相之位授予啊。”
      
          项城笑道:“若是得到大贤辅佐,楚国才能更加强盛。
      
          不过臣今日来劝谏王上的,是应当命王子前往洛国招揽人才。
      
          那些穷困潦倒的士人,若是王子礼贤下士,难道会不效死追随吗?
      
          若是真有大贤之人,臣愿意让出国相令尹的位置,为您招揽贤才。
      
          再带上我楚国之中素来有贤名的士人,前往洛国学宫之中扬名,证明楚国之中亦有圣贤之道,难道不能洗脱中原诸侯对楚国的偏见吗?
      
          若是能够实现这两点,楚国的称霸大业想必就能实现了。”
      
          楚王有些感动的说道:“国丈,您真是忠臣啊,为了楚国甘愿放弃国相之位,寡人应该如何报答您呢?”
      
          项城执手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臣的先祖说过要与楚国共存亡,臣现在依旧愿意向您许下这个誓言,项氏与楚国共存亡。”
      
          狠狠地在楚王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度和信任度之后,项城成功的获得了一项权力,他可以挑选前往洛国的使团的成员。
      
          这就是他想要运作到的东西,周王室衰落不可避免,项氏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楚国身上,现在能去洛国薅一波羊毛壮大楚国,他不会放过。
      
          秦国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但是在宣芈的点拨下,秦国同样派出了堪称豪华的队伍,由公子带队,前往昭城。
      
          洛国昭城,洛辞和洛言望着秦国和楚国递来的国书沉默着,国书中说的很是客气。
      
          “昔年太子言协调三国,最终列国罢战,得以各自安定国中,这是您的功劳。
      
          列国之间征伐频频,想必是缺少德行的原因,洛国学宫之中有圣人出,想必是来教导世人的。
      
          楚国地处偏远,如果能在学宫之中得到圣人教诲,想必对诸夏是有好处的。
      
          您是洛国之主,还请您代为照顾楚国士子,孤将美玉、黄金、宝石、布帛献给您,用楚国的友谊来回报您。”
      
          洛辞拍了拍洛言叹道:“秦楚一来,齐晋肯定会到,到时候列国都会到,休战期怕是要变成备战期了。
      
          言儿,为父马上就要去见素王了,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洛国的卿大夫们已经麻木了,洛青衣是专门负责接洽各国使团的,但是现在他数了数自己手中的国书,不下三十份!
      
          “兄长,现在邦周还有多少诸侯?”洛青衣面色有些呆滞的问着自己的兄长。
      
          洛符节想了想说道:“千乘之国只有十家,其他的百乘之国应该还有三十多家,基本上都是大国附庸。”
      
          “这么多的公子来到国中,光是安全就是大问题,尤其是这个吴国太子庆忌,他的父亲刚刚被刺杀,现在逃来洛国之中,难保吴伯的刺客不会追来。”
      
          洛符节摇摇头说道:“以后恐怕就没有吴伯了,这位新的吴国国君,大概要学楚国称王了。
      
          吴国太子庆忌要来就让他来,若是庆忌真能杀回吴国,这大概就是他这一脉真的有王命吧。”
      
          第一个来到洛国的使团是齐国,这些年齐国之中公族和卿族也有些做大,但齐侯认为还在控制之中。
      
          楚国和秦国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有些侧目,要知道前一段时间,这两国还和洛国在颖水之中对峙,尤其是晋国人,直接就要和秦楚火并起来了。
      
          秦楚两国是因为信任洛国,才会将自己的公子送来,洛国的声望由此可以观之。
      
          列国公子来到洛国,这让天下郁郁不得志的士人更是蜂拥地向着洛国而来,有的人想要问道于李耳,有的人想要阅读素王的思想,还有人要捍卫《洛语》的王道大义。
      
          无数人来到了这里,还有无数人要来到这里。
      
          ……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乱世,但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不同的,这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在洛氏的主导之下,洛国的学宫成为了天下学术的汇聚之地,无数的圣贤在这里争相登场,无数迥异的思想在这里发源,朴素的辨证,德治与法治的交锋,敬天爱人的思想,人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最可贵的是,洛氏将这些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无数次为民族的前进注入了新的动力。——《先秦哲学纪要》
      
          不仅仅只有贤才入洛,没想到吧。
      
          下午还有4000字。
      
          (本章完)
      
          




返回目录

[70]   [71]   [72]   73   [74]   [75]   [76]  

[首章]  [尾章] 73章/共1160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调用缓存:403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