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天下第一军(38章/107章)

第38节

李幺傻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孙立人派出的假主力不是一支,而是多支。这多支部队故意打着新38师的旗号,大摇大摆地走在丛林中,队伍拉得很长,日军的飞机在空中看到如此逶迤连绵的队伍,肯定就是新38师主力,急忙呼叫地面部队追赶拦截。就在包围圈即将形成时,假主力突然消失了。接着,另一支假主力出现了,照样打着旗号,照样走得逶迤,照样被日军当成了新38师的主力。
      
        就这样,多支小部队像跑道上的接力赛一样,将日军愈引愈远,而真正的新38师,已经像土行孙一样远遁了。
        后来,日军的情报证明,那些天里,日军一直找不到新38师的主力在哪里。
        新38军的主力在哪里?
        新38师已经来到了清德温江,渡过了清德温江,距离印缅边境就不远了。
        然而,新38师从温早来到清德温江,历尽千辛万苦。
      
        5月13日夜晚,在得知日军截断了东去的路径后,孙立人带着新38师主力一路向西,进入了山区。这几天,他们昼伏夜行,来到了一处谷口。
        这道峡谷极为狭窄,也极为险峻,两边是悬崖峭壁,头顶上只有一线天。要通过这道峡谷,必须穿过山谷,而山谷中又有水流。当时,雨季即将来临,流水尚缓,浅的地方只到膝盖,深的地方只及腰部。
        这种地方,日军的飞机即使飞过山顶,也绝不会想到新38师的主力,此刻正在山谷里。
        新38师涉水走过山谷,走了一天一夜,等到上岸后,每个人的腿都被水流泡得浮肿,体力下降,摇摇欲坠。
        这是一处荒凉的山谷,没有人烟,与世隔绝,这个地方在地图上也找不到。孙立人带人走在山脊上,借助月光查看,又用指北针查看方位,终于找到了一条依稀可辨的羊肠小道,不知道这是哪一世纪的道路,路边的石头上已经长满了苔藓,路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稻草和落叶。
      
        新38师又沿着这条羊肠小道,在崇山峻岭的夹缝里寻觅,在沟岔河汊的交汇处探路,在深山密林的黑暗中摸索,一直行走了五天五夜,终于走到了清德温江边。
        现在,日军的追兵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层峦叠嶂的褶皱里。
        这一天,是1942年5月18日。
        追兵被摆脱了,可是,江面上却有巡逻的日军。
        面对宽阔的清德温江,没有渡河工具的新38师插翅也难以飞越。
      
        新38师撤退地图
        日期:2012-04-1123:35:23
        【3-7】
        当时,唯一的去处就是去印度。
        缅甸人地两生,语言不通,缅奸无孔不入,日军四面合围,要打游击是完全不可能的。要翻越野人山回到中国,更不可能。因为野人山的威胁,比日军的威胁更大。野人山的环境太恶劣了,恶劣到了人类不能生存。人是不能和天斗,也是不能和大自然斗的。要和老天爷斗,要和大自然斗的人,很快就会遭到报应。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渡过清德温江。
      
        当时,日军尽管找不到新38师,但是他们判断新38师一定是去往西面。日军的情报工作那是相当仔细的,是当时的中国军队远远不能相比的。
        我曾经采访过当年参加过中条山战役的老兵。中条山战役比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早一年。老兵们说,日军在进行中条山战役之前,放出了数以百计的特务和暗探,把中条山各条道路,各部队驻扎地,甚至各部队营以上长官的姓名打听得一清二楚。中条山战役开始的时候,日军包围了中国守军,然后喊着包围圈中长官的姓名,让赶快投降。连营长的姓名都被打听到了,想想这有多恐怖,包围圈中的长官还有抵抗力吗?
      
        再反观中国远征军,连日军一个庞大的56师团参战,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日军判断出新38师是向西,所以加强了清德温江的防御。打开地图就知道,要去往印缅边境,就必须渡过清德温江。
        而且,清德温江两岸的缅甸人对中国远征军敌对情绪严重。日军从进入缅甸开始,就给缅甸人洗脑,说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把英国人从缅甸赶出去,日本军队是来解放受苦受难的缅甸人民的,愚蠢的缅甸人就相信了,他们跟着日军走,给日军当向导,送情报,运军粮,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新38师来到清德温江的消息,缅甸人很快就报告了日军,日军连夜调兵遣将,准备合围新38师。
        前有大江,后有追兵,战士们竟日奔走,连日激战,疲惫不堪。
      
        新38师危在旦夕。
        孙立人又运用计谋。
        孙立人知道,目前的局势对于新38师非常不利,新38师必须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黄昏时分,孙立人找到当地的县长,虚与委蛇,一面装作要在清德温江布防阻击,构筑工事,一面密令侦察营寻找所有可以渡河的工具。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骗过了缅奸和日军的密探。他们都以为新38师会在天亮后阻击日军,即使没有阻击日军,也会在天亮后才渡河。
      
        四面合围的日军放慢了脚步。
        凌晨四时,新38师主力集结完毕,孙立人命令渡江。
        凌晨五时,只剩下工兵营和辎重营没有赶到渡口,其余的部队已经渡江完毕,孙立人才坐着最后一条船渡过清德温江。
        工兵营在破坏所有通往渡口的桥梁,迟滞日军的围攻;辎重营在毁坏不能带走的设备,不能留给日本人。
        渡过清德温江后,孙立人又给重庆发报,报告自己西去,可是依然没有回音。
        孙立人又联系113团,无法联系到。
        现在,孙立人带过清德温江,准备去往印度的,只有112团和114团,没有113团。
      
        113团在哪里?
        113团在仁安羌一战成名,被杜聿明看中。杜聿明让113团抵挡卡萨方向的日军55师团,监视八莫方向的日军18师团,掩护第五军撤退。
        113团经历仁安羌大战,仅剩半个团,半个团要抵挡日军两个师团的进攻,谈何容易!
        113团肯定凶多吉少,孙立人一路都牵挂着113团。
        可是,113团没有消息。
      
        1945年,抗战胜利后,行走在乡间大道上的马车。
        日期:2012-04-12 01:17:53
        【3-8】
        孙立人刚刚给113团发报完毕,突然听到对岸枪声大作。
        侦察兵回报的消息是,日军的先头部队来到了渡口,渡口周边刚才还穿着缅甸百姓衣服的人,一律换上白色衣服,和日军的便衣队汇合,向等待和掩护工兵营与辎重营的断后部队进攻。
      
        听着河对岸的枪声,战士们都长吁了一口气,如果稍有迟缓,被日军追兵赶上,无法渡河,后果不堪设想。
        负责断后的部队很快就与工兵营、辎重营汇合,依托有利地形,与日军先遣部队和便衣部队发生激战。大队日军得知新38师已经渡过清德温江后,立即渡河追赶。
        断后部队与日军激战到第二天下午,击退日军进攻,打死日军200余人,解救了被俘的第五军和英军30余人。
        然后,他们趁着黄昏时分的大雾,悄然渡江,寻找新38师主力部队。
        断后部队刚刚渡过清德温江,突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如果耽搁片刻,就会被阻挡在清德温江东岸。
      
        如果昨天晚上孙立人没有渡江,也会被日军和洪水阻隔在清德温江东岸。
        一些国军高级将领说,杜聿明和孙立人都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杜聿明每遇危急关头,优柔寡断,下不了死心;而孙立人总是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两人的最大差别。
        在曼德勒,113团被派出去,远征军指挥部打算牺牲这个团,换取英国人的欢心,但是孙立人坚定地找到113团,要死就死在一起,结果,113团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以寡击众,以少胜多。
        在温早,112团被日军围困,而且,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沿着公路穿梭,将112团和114团分割,各个击破。孙立人带着114团,硬是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一个口子,救出了112团。
        在拉马峡谷,孙立人带着新38师沿着峡谷行走一天一夜,如果突遭大雨,全师会遭毁灭。
      
        在清德温江,如果孙立人稍微犹豫片刻,则会被日军咬住,被暴雨阻隔,那么,新38师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
        ………
        这一路,真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返回目录

[35]   [36]   [37]   38   [39]   [40]   [41]  

[首章]  [尾章] 38章/共10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9663b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