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大明世祖(47章/1337章)

第四十六章书信

飞天缆车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随着定下东出潼关的决定,西安城,一瞬间就安定下来。
      
          昔日的暗流涌动,不满,也随之飘散,士绅们,豪强们,安分守己,竭尽全力的为秦军服务。
      
          粮食采买,生铁,木料,硫磺,硝等生产物资,源源不断的涌入军营。
      
          一时间,整个西安似乎太平下来,唯孙总督马首是瞻。
      
          但,孙传庭知晓,这是错觉,这是决战前,最后的平静。
      
          朝廷的加官,楚王的死去,似乎泰半的压力,都聚集在他的肩上,他只能强行顶住。
      
          “督宪,有书信——”
      
          “赵先生,送进来吧!”
      
          孙传庭揉了揉太阳穴,疲倦道。
      
          顿时,一个四十来岁中年人走了进来。
      
          他留着长须,瘦高个,模样周正,双眼明亮。
      
          乃是孙传庭的至交好友,山西秀才赵舒,字适之,多用于后勤,谋划。
      
          “怎么?”孙传庭抬起头,看着这位军师,笑道:“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谁给我写书信?”
      
          “有三封!”赵舒揉了揉脖子,兀自坐下,轻笑道:“第一封,来自于京城,是在五月初写的,这两日才送到。”
      
          “哦?”孙传庭一愣,疑惑道:“京中,我可没多少好友,诽谤我的可不少。”
      
          “周首辅被下牢狱,京城大动荡啊!”
      
          赵舒叹了口气,说道:“给你来信的,乃是内阁次辅,吴甡,上个月也被抓起来了。”
      
          “哦?”孙传庭诧异,忙拿过来看着。
      
          只见书信上并无多少字,约莫百来个,主要内容,就是劝自己,不要轻易出兵。
      
          “吴次辅,也算是难为。”
      
          孙传庭苦笑道:“朝廷枯竭,让他领兵,岂不是为难,陛下这是强人所难啊!”
      
          赵舒赞同地点点头,随即又轻声道:“所以,陛下将这半壁江山,都挂在你的身上,可谓是背水一战啊!”
      
          孙传庭默然。
      
          他当然听出其中的劝诫,但是上方宝剑都赐下了,他又能如何?
      
          “另一封,乃是左允中刘理顺所写,也同样是劝诫,望请你勿要出兵。”
      
          赵舒见其神色,不由得又抽出一封信,说道。
      
          “朝廷明事理的人,还是挺多的。”
      
          “这又能如何?”孙传庭无奈道:“谁让咱们当今,是个急功利切的人?恨不得今日领兵,明日除贼。”
      
          说完,孙传庭颇为厌烦的道:“适之兄,你还是直接拿出来吧,若还是劝谏的,就此罢了。”
      
          “此封,倒不是来自北京,而来自于湖广。”
      
          “湖广?那不是被闯贼肆虐吗?”
      
          孙传庭直接站起,直视着赵舒,严肃道:“你莫不是背着我,与逆贼私通?”
      
          “你把我赵舒想成何人了?”
      
          赵舒被这话气到了,直接站起,对视道:“此信,来自于襄阳,乃是大学士邱瑜之子,邱之陶。”
      
          “邱之陶?”孙传庭讶异,随即道:“听闻其祖父骂罗汝才而死,其怎么又去了闯贼处?”
      
          “罗汝才被李自成杀之,吞并其众,邱之陶才入了襄阳,而且还担任侍郎,驻守襄阳城。”
      
          “果真?”孙传庭忙接过书信,一目十行地阅读开来。
      
          半刻钟后,他重重的叹了口气,露出喜色道:“有他作内应,此战,怕是有七成把握了。”
      
          邱之陶在书信中言语,待其与李自成大战时,他就在襄阳城散播谣言,说左良玉精兵已至,动摇闯贼军心,逼迫其后退救之。
      
          到时候,秦军紧追不舍,足以寻找破绽,大败闯贼。
      
          “督宪,邱之陶,不过一书生,此计极为稚嫩,效果怕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赵舒提出了质疑。
      
          “事到如今,咱们还有选择吗?”
      
          孙传庭反问道。
      
          这下,赵舒没了话讲。
      
          “适之兄,事到如今,不得不去啊!”
      
          孙传庭沉声道。
      
          赵舒见此,已无一丝改变的可能,不由得说道:“三边精锐,不可尽抽调而出,若是败之,也算是留的最后本钱。”
      
          “你说的没错。”
      
          孙传庭点点头,赞同道:“况且,三边已然空虚,在抽调,怕是鞑子犯边,而且其兵卒与我军不相知,无有配合,不宜一同行动。”
      
          “那么,事到如今,能有些许精兵的,也只有秦良玉的白杆兵了。”
      
          “白杆兵?”
      
          孙传庭忆起了往昔,想起了秦良玉那满头的银发,以及那不屈的面容,不由道:“四川大致安稳,可以抽调白杆兵,协同作战。”
      
          “秦浩命乃巾帼英雄,有她在,胜算大增。”
      
          近三十年来,秦良玉跟随官兵,南征北战,可谓是功勋卓著,当年孙传庭就是因为其的四千川兵,才打败了高迎祥,清剿了整个陕西的贼子。
      
          “行,那我就写书信,让她带兵前来。”
      
          “让人带五千两银子去,她,她一家人,毁家纾难,怕是粮草都不济了。”
      
          孙传庭想起当年,那一双双的赤脚,简陋的白杆,以及那衣不蔽体的绒袍,他心生敬佩。
      
          “是!”赵舒应下。
      
          “另外,你代我上疏朝廷请战。”
      
          孙传庭沉声道。
      
          “督宪,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赵舒言真意切,再次劝说道。
      
          “我,早就没有选择了。”
      
          孙传庭闭上眼睛,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哎——”赵舒无奈,只能拿起笔,进行草拟。
      
          孙传庭阅览一番,又删改了些许,并且添上邱之陶内应之事,大吹我方实力,言语一月,就可击贼。
      
          赵舒再次润笔,才堪堪完成。
      
          他拿着这份奏疏,心里沉甸甸的,莫名的有些悲哀。
      
          就连孙传庭,这样果断耿直的儒将,也需要自吹自擂起来,向朝廷表达信心。
      
          “适之兄,陛下,喜欢看这种,你刚才写的,太过于拘束。”
      
          孙传庭轻声道:“夸张,宣扬,毕功于一役,这才是当今喜欢的。”
      
          赵舒闻言,失笑起来。
      
          这时,突然传信兵,急促跑来,气喘吁吁道:“启禀总督,潼关传来急报。”
      
          “潼关?”
      
          孙传庭诧异,三步并两步,直接拿起书信,看将起来。
      
          赵舒也满是惊诧,他说道:“闯贼不是在襄阳吗?探子毫无消息,怎么突然就兵犯潼关了?”




返回目录

[44]   [45]   [46]   47   [48]   [49]   [50]  

[首章]  [尾章] 47章/共133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52ae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