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大明世祖(90章/1337章)

第八十九章陕商(上)

飞天缆车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什么?”王徴一愣,满脸褶皱的脸上,满是探寻。
      
          “抬枪——”
      
          朱谊汐一字一句道:“就是类似于倭国的大铁炮。”
      
          “倭国的大铁炮?”
      
          王徴露出思考之色。
      
          所谓的大铁炮,就是万历年间,抗倭救朝,日本人所使用的重型火绳枪。
      
          后来,江户时代叫大筒。
      
          比如,普通火绳枪,例如明朝的鸟铳,长度最多一米二左右,但日本的大铁炮,长度达到了两米,甚至三米。
      
          由于口径大,且枪膛长,宛若小型火炮,能够轻易破甲,且,射程达到夸张的三百步(五百米)。
      
          燧发枪的有限射程是五十步到一百步。
      
          所以,抬枪的优点很多,不仅威力乃是火枪的数倍,射程远,能破甲,关键还方便,三十来斤,两个人就能操作。
      
          “长一丈,数人抬,相当于火枪的放大版。”
      
          朱谊汐喜上眉梢,为自己的灵感颇为自得。
      
          历史上,抬枪从湘军,一直应用到辛丑八国侵华时期,别的不提,左宗棠用之收复新疆,冯子材用之打败法军。
      
          毋庸置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抬枪的威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我试试!”
      
          王徴眉头微皱,脑海里开始演算起来,一会儿,随即舒展开来:“如此,拉长枪管,的确能够增加威力。”
      
          “只是,操作不如燧发枪那么方便,毕竟太长,又过重。”
      
          “两个人即可。”
      
          朱谊汐笑道:“再者说,如果前方搭个架子,一个人也能操控。”
      
          抬枪就相当于移动的迫击炮,比虎蹲炮强多了。
      
          王徴点点头,开始拿出木炭,在木板上画将起来。
      
          燧石击火等,与燧发枪一般无二,就是火药用量多了些。
      
          “那就先造一批再说吧,试试效果。”
      
          朱谊汐笑道。
      
          随即,两人又聊起了铠甲的事情。
      
          不出意外,两人都对满清的棉甲,更为青睐。
      
          原因无他,铁甲太废铁,而且还麻烦,笨重,在抵御火器上,不及棉甲给力。
      
          而在朱谊汐更看重的是,明末小冰河期,棉的保暖效果,强于铁甲。
      
          而且,棉甲是与铁甲复合成的新盔甲,将棉花压缩,两层之间加上一层铁片甲,然后用铜钉固定。
      
          实际上棉花在外面起到一层缓冲的作用,里面的铁片仍然是防御的主体。
      
          所以,棉甲防御冷兵器上,只是稍逊一筹罢了。
      
          “按制,棉甲用棉料七斤,加上铁片,铜钉,护心镜,头盔等,即使加上工钱,每套成本,也不过二两白银。”
      
          “竟然如此便宜。”
      
          朱谊汐惊诧莫名。
      
          要知道,在西安,一套铁甲,没有二三十两,是买不到的。
      
          “陕西缺水,棉花养不活,但汉中却较为适宜,将军用棉甲,可谓是极为周到。”
      
          王徴微微颔首,感慨道。
      
          “就这样办吧!”
      
          朱谊汐兴奋道:“先造五千件,我要让本军的覆甲率,达到五成。”
      
          一万两就这样出去了,王徴也不由得为之惊叹:
      
          “将军,你哪里来这么多钱?”
      
          “放心,都是大家自愿捐献的。”
      
          朱谊汐嘴角含笑。
      
          别的不提,路上的保护费就是十万两,秦王的五十万两,加上汉中府的十二万两。
      
          如今,他手中掌握着近七十万两,比崇祯皇帝的国库还有钱。
      
          所以,搜刮贫民才几个钱,士绅大户才真有钱。
      
          ……
      
          而这边,随着汉中知府姜铨的不作为,又有兵力的威逼,李自成的威胁,汉中府七县一州,不得不配合行事。
      
          而随后,知府衙门广发请帖,邀请汉中府士绅商谈如何抵御闯贼。
      
          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下,不仅消息灵通的上层人物知道了,就连底层的百姓,也通晓一二。
      
          用人心惶惶,已经不足以形容。
      
          这也就罢了,知府衙门还暗中透露,闯贼设立劝饷司,挨家挨户地抢钱强捐,更是激起了众怒。
      
          不消五日的功夫,汉中府各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达南郑。
      
          为了未来与家产,他们不得不思量,开始认真考虑效忠大明朝廷了。
      
          于是,在崇祯十六年的十月底,一场规模达到三百人的忠诚会议,正式召开。
      
          “诸位,由于姜知府疾病缠身,将由在下主持此议事。”
      
          为了突显此会的重要性,特地安排在了武侯墓的大堂中。
      
          当然,只有二三十人有资格入内,其余的人等在门外候听。
      
          赵舒一声长袍,握着羽扇,颇有几分诸葛丞相的风范。
      
          “哪里的话,赵参军不仅是孙督师的幕僚,还是朱游击的军师,我等洗耳恭听。”
      
          满堂华衣,一个面宽垂耳,大腹便便,仿若弥勒佛的中年人站起,施施然地说道。
      
          态度不卑不亢,几句话,就点出赵舒的底细,显然,这是一种淡淡警告:
      
          我们什么都明白,你不要太过分了。
      
          “将军,这是陕商大贾,渭南贺家的支脉,汉中贺家之主,贺一同,经营贩盐。”
      
          朱谊汐落座于后堂,透过缝隙,观察外边的一举一动。
      
          一旁,赵氏姐妹服侍,赵家一位掌柜,随口介绍。
      
          “私盐?”朱谊汐略微有些兴奋。
      
          “在西乡县,有盐场关,川、陕、鄂的盐商汇聚于此,朝廷设巡检司……”
      
          掌柜的吓了一跳,忙哆嗦道。
      
          “明白了!”
      
          朱谊汐点点头,原来是三省交界,难怪私盐泛滥,有钱人。
      
          贺家,我记住了。
      
          前堂。
      
          赵舒对此话不以为意,反而笑道:
      
          “贺员外所言甚是,孙督师身死殉国,闯贼肆虐关中,榜列巨室,可谓是民不聊生啊!”
      
          “这话没错,乱贼就是乱贼,狗改不了吃屎。”
      
          “把我们当肥猪宰,也不怕崩掉几个大牙?”
      
          在坐的都是富甲一方的人物,或者背靠士绅,这句话算是戳到他们心坎了。
      
          抄家,这谁受得了?
      
          一方比较,还是大明好。
      
          贺一同见此,神色不虞,冷哼一声,瞬间声音平复。
      
          赵舒眼睛一眯,这老小子,果真是行商,威信不小啊!
      
          “为了大明,也为汉中,朱将军为誓死抵御闯贼,但大家也知晓,如今兵力太少,兵卒们缺衣短食,怎么抵得过闯贼的数十万大军?”

喜欢大明世祖 请大家收藏网址:(www.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87]   [88]   [89]   90   [91]   [92]   [93]  

[首章]  [尾章] 90章/共1337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fc13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