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阅读提示
当初,老公对长辈的孝顺打动了她的芳心,她以为,一个对父母如此孝顺的男人一定会是个好丈夫。虽然闺密们并不赞同,还列举了很多细微琐事证实:她老公太偏袒自己的父母,对她的家人却并无孝顺之意。可她就是听不进去,只坚信自己的选择。
直到结了婚,过起了柴米油盐的日子,她才逐渐领悟到闺密们的话不无道理。老公的孝顺的确只针对自己父母,对她的父母不仅没有孝心,还理所当然地认为岳父母条件好,就该贴补他们。
老公对待双方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她心中很不平衡,她不知怎样才能把一碗水端平。
当初是他的孝顺吸引了我
刚认识庆阳时,我对他并无好感。他的外形、性格都显得很普通,属于打工一族,工作不太稳定,工资也不高,老家在农村,家境很差。虽然我的条件也不出众,但比起他,还是强多了。那时候,我压根没想过要选择他做男友。
可最终我还是选了庆阳,因为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有一天,我在街上和他偶遇,他一手拎着饭盒,一手提着个塑料袋子,行色匆匆。我问他干什么去,他说:“爷爷病了,在宜昌住院,我给他送饭去。”出于礼貌,我也买了点水果去看望他的爷爷。毕竟,我和他是老乡,也算是熟识之人。
到了医院,和老人絮叨了一阵,我才了解到庆阳的不易。原来,他爷爷只有两个子女,一个是庆阳的父亲,一个是庆阳的姑姑,他父亲在外打工,赶不回来,他姑姑嫁得很远,基本不管老人。所以老人这次住院全靠庆阳,他不得不请了一个月假日夜守在医院。
忽然发现,庆阳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而我一向非常看重这一点,我认为,孝心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孝顺的男人一定会是个好丈夫。那件事后,我主动接近庆阳,心甘情愿当了他的女朋友。
而后来的一些细节让我越发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比如,庆阳很会为人,他父母和亲戚们的关系很冷淡,他就尽力在中间修补。另外,庆阳还很勤快,我们在宜昌城区租房住,他总是抢着做家务,而且比我做得好多了。他还有一个很好的特质就是勤俭节约,不抽烟不喝酒,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心为了我们的将来而努力攒钱。可他从不亏待我,我喜欢吃鸡腿,他隔三岔五就给我买,而自己一口也不肯吃。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是捡到宝了,竟找了一个这么好的男人。
可闺密们却提出反对意见
可闺密们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个男人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还列举了很多事例证明。
比如:每次回庆阳家时,他都买很多礼物,而回我家时,他总说这不需要那不需要,理由是我家条件不错,那些东西家里都有,再买就是浪费。
每次回我家,临走时我父母都会塞给我们很多东西,吃的用的都有。开始庆阳还客气推辞,时间长了,他变得“相当自觉”,不用父母开口,自己搜罗,只要觉得用得着的,通通带走。而与此相反的是,每次回他家时他从不允许我拿任何东西,有几次,他父母已把香肠腊肉什么的准备好了,他就是不准拿。
对于这些事,我向来不放在心上,可闺密们不乐意了。平时,我和她们是无话不谈的,许多和庆阳之间的交往细节也都是一字不漏地告之。结果,她们一致认为庆阳太偏心,要孝顺也该一碗水端平,若只是孝顺他的父母,而不孝顺我的父母,那就是自私。可惜,那时的我压根听不进去,还嗔怪她们小心眼,多事。
但之后发生的几件事让我隐隐有些不安。2009年底,我们决定在宜昌买房了。我父母的意思是他们出大头,庆阳父母尽量支援,不拘多少,若还不够,就找亲戚们借一部分。可他倒好,一口咬定他爸妈没钱,一分也不让他们出。好吧,那就只能找亲戚多借一点,他又说:“我这边的亲戚都比较困难,借不到钱,还是让你爸妈找你那边的亲戚借吧。”一句话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我父母身上。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父母的些许不满,我也不高兴了一阵,但很快就淡忘了,因为庆阳大度地提出:房产证上只署我一个人的名字。
后来,要搬新房了,需要置办一些家具。当时,我俩手里已没什么钱,我也不好意思再找父母要,就一直拖着没买。庆阳竟不高兴地嘀咕,说我父母只喜欢我哥哥不喜欢我,我哥哥结婚时他们把新房、家具家电都准备得好好的,轮到我了,却连一点表示都没有。这一次,我气不过,和他吵了一架。他自知理亏,遂向他父母要了一万元,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等基本物件。但此事却让他耿耿于怀了很长时间,好多天对我连个笑脸都没有,好像是我亏欠了他。
这些事被闺密们知道后,她们纷纷为我、为我父母鸣不平。还说庆阳的心态有问题,他只心疼自己父母挣钱不易,却不想想我父母攒的那些钱也是血汗钱,实在太自私、太偏心。可我却还在为庆阳辩护,认为他是情有可原。
婚后才知他果然并非我想象
2010年9月,我和庆阳结婚了。当柴米油盐的细微琐事迎面而来,矛盾也接踵而至。
婚后不久,庆阳提出把公婆接来同住,说是老人苦了一辈子,想让他们到城里来享享福。其实,我内心深处是不太乐意的,因为我想过二人世界,但我知道,若我说“不”,他一定会不高兴,毕竟他是那么孝顺的一个人。没办法,我只好勉强同意。
今年春天,我想把我的父母也接到宜昌玩几天,他们掏空积蓄给我买房,却连一天都没住过呢。可房子很小,若我父母来,公婆就得回老家住几天。于是,我跟他商量。他竟很不高兴,说我故意在使计赶他父母走。天地良心,我绝无此意,委屈不已的我忍不住和他大吵一架。可吵也吵了,他就是不肯松口。
这件事成了我心里的结。我渐渐领悟到闺密们的话原来是有道理的,庆阳的孝顺的确只针对他自己的父母,而对我的父母,他的态度实在让人寒心。
另外,当我和公婆发生摩擦时,他从来都是站在他父母那边。
我自认还算节约,难得买件衣服,可公婆连这也要管,说我浪费。我有些生气,向庆阳抱怨,他却一味地为他父母开脱,丝毫不顾虑我的心情。
逢年过节我都会给父母包红包,可他每次都嘀嘀咕咕,嫌我包多了。其实,我每年孝顺他父母的可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今年国庆节,我堂哥要娶媳妇,我父母提前打电话嘱咐我到时候别忘了“上人情”。按老家的规矩,女儿出嫁就算是自立门户了,再不能依赖父母,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都得单独给红包。本是理所当然,可庆阳却很不高兴,说我父母好面子,明知我们经济条件不好,还非要给我们增加负担。也许,他私下认为:这份人情应该由我父母代给吧。我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我们再次爆发了“战争”。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我总算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庆阳绝非我想象的那么好,他的孝顺很狭隘,他的心很自私。闺密们都比我有远见,早早发觉,只有我被蒙蔽了双眼,直到现在才醒悟。
似乎,有些晚了,用闺密们的话就是:“都盖钢印了,总不能‘退货’吧。”是啊,结个婚不容易,不能说散就散,何况,庆阳在别的方面并无过错。只是,我该如何把这碗水端平?如何把目前这个最大的困扰解决呢?真心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多提好的意见。 (文中主人公均使用化名)
婚姻故事,孝顺父母,婚姻父母
2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