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倾诉者】嵩松 男 34岁 【时间】8月6日 【方式】QQ
□今报记者 周莉
他和她,原本是两条平行线,月老的一根红线将他们拴在了一起,也让他们拥有了许多快乐、幸福的日子。可是突然间,没有一点征兆,没有丝毫心理准备,她病了,而且一病不起,永远地离开了他。
“亲爱的宝贝, 我知道天堂里一定没有疾病,也没有痛苦,但喜欢热闹、活泼开朗的你该如何面对无边的寂寞?亲爱的宝贝,你在天堂放心吧,我很好,你的爸妈也很好。两位老人身体健康,他们永远是我最亲最爱的人。这辈子失去了你,我心痛不已。让我们再次约定,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娶你为妻!”讲述之初,嵩松通过QQ给我发来了他写给女友的一封信,没有流泪和叹息,只有思念和深情。
初相识
我的老家在江西宜春,与千里之外的河南搭不上边,但一次意外让我与河南结缘,并因此拥有了一段美好却伤感的恋情。
那是2000年10月,我来河南办事,不幸遭遇车祸,因为伤势严重,便留在了河南就近治疗。我先是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出院后就一直住在同学家开的小旅馆里养伤,因为那儿的费用相对较低,也比较方便。
这场意外的车祸虽然没有夺去我的生命,但却导致我下肢残疾,行动不便,需要靠拄拐杖走路。这场横祸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情郁闷,颓废而自卑,对人生失去了信心。
就在我最痛苦的那段日子里,晓晓走进了我的生活,重新给我带来生活的希望,让我体验到了爱情的甜蜜。
我们相识在情人节。2001年2月14日,同学家来了一个女孩。中午吃饭时,同学热情地介绍我们认识。从同学的口中,我得知那个女孩是他的表妹,叫晓晓。当天中午吃过饭后,晓晓就匆忙回家了。说实在的,当时我压根儿没有多想,对晓晓也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在我看来,我们俩不过是萍水相逢,哪知同学其实是有意撮合我们。
(图文无关)
到了晚上,同学才向我说明,晓晓是他故意叫来看我的,想从中给我俩牵线,撮合我们之间的好事。可是我很清楚自己当时的景况,于是断然拒绝了同学的好意。拒绝是有理由的:第一,我刚刚遭遇车祸,行动不便;第二,两地相隔千里;第三,我没什么钱,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听我说完这些,同学只是笑笑,什么话都没有说。
没想到的是,第三天晓晓又来了。这一次同学倒是没有遮掩,当众问我对他表妹的印象如何,愿不愿意与她交往。说真的,当时我很颓废,也很自卑,当着晓晓的面我还是拒绝了,并列举了诸多理由,当然最重要的一条还是行动不便。晓晓当时说了一句让我感动不已的话。她说:“全世界不只是你一个人行动不便,张海迪等很多人都行动不便,他们照样生活得很精彩。”
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就这样,我和晓晓恋爱了。说真的,我很感谢同学,撮合了我和晓晓的这段姻缘,让我这辈子知道了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一个人,让我知道了爱情的可贵与伟大。
爱相知
晓晓很像我们南方女孩,对我非常体贴,照顾得也非常周到。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能感觉出,她对我不是带有同情的那种爱,她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男女之爱。
人贵有自知之明,尽管晓晓真心爱我,可我还是心存顾虑。每一次上街,拄着拐杖、行走不便的我总是离她远远的,害怕遇上熟人让她难堪。但每一次晓晓都主动靠近我,紧紧抓住我的手。她说:“幸福不幸福,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何必顾忌别人的眼光和非议。”
(图文无关)
我们的恋情并非一帆风顺。晓晓的爸妈刚开始得知我们恋爱时并不同意。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两家距离远,生活习惯差别大,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
我永远记得,为了努力说服并不看好我的父母,晓晓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话里肯求他们。晓晓对爱情的执著和坚持感动了我,也鼓舞了我。我主动要求晓晓带我去她家,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她父母对我的接纳。
第一次去晓晓家,晓晓的父母对我还算客气,最起码没给我脸色看。而我呢,很坦诚地讲了我和晓晓的感情,还有我的实际情况,也站在他们做父母的立场上说了很多理解的话。我想最终打动她父母的应该就是我的坦诚和为人吧。当然,在我去之前,同学也帮我说了很多好话。
晓晓的父母不是蛮不讲理的人,最终他们接受了我,而且对我很好。他们知道我是南方人,爱吃大米,每次我去他们家,他们一家人都会陪着我吃他们并不喜欢的米饭。所以说恋爱中的男女只要真心相爱,不要太过担心家庭的阻力,人心都是肉长的,任何坚冰都可以打破,就看是否真心诚意。
从那之后,我便把自己的事业都转到了河南。我留在了商丘,租了间房住了下来,以便照顾晓晓,还有她的父母和一个弱智哥哥。对于我的这个决定,我爸妈都非常理解,哥嫂也很支持我。
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我和晓晓在一起后,每天晚上我都会为她按摩,让她舒舒服服地睡着后,我自己再睡。到了冬天,我会把她冰凉的双脚放在自己的心窝,为她暖脚。真的,我很少对晓晓说什么甜言蜜语,但我相信,晓晓是幸福的,从她每天挂在脸上的笑容我便知道,而她的笑容是对我所有付出的最好回报。
(图文无关)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彼此包容。两个人在一起不可能一点矛盾都没有,我们也有过意见不同的时候,但我们从不大吵大闹,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做游戏来化解矛盾,从不让矛盾过夜。
病魔袭
或许是上天对我们的一种嫉妒,病魔毫无征兆地来了。如果没有那场可怕的疾病,我想,我和晓晓今生一定不会分离的。
之前那场车祸除了造成我的双腿残疾外,还伤及了我的脊椎,后来病情恶化,以至于我平时只能趴在桌子上写东西。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2002年8月初,我一个人去了新疆,找一个专科大夫做康复治疗。同学说,那位大夫医术比较高明,手术风险小。
谁知我离开刚一个多月,一天深夜,突然接到了晓晓妈打来的电话,说晓晓病重,叫我赶快回家。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大吃一惊。离开晓晓才不过短短一个多月,其间我们每天都会通电话,晓晓都是报以平安,怎么会突然之间就病了呢?后来我才知道,在我离开后不久,晓晓开始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她去医院检查,这才发现癌细胞已经在她的体内无情扩散。当时晓晓怕我担心,连同她的爸妈一起瞒着我,直到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脱落,情况危急时才把真相告诉我。
接到电话后,我匆忙赶回河南,我是第三天到的商丘。在医院,我看见了躺在病床上憔悴的晓晓,她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医生告诉我晓晓是白血病晚期。
这一切来得实在太突然,没有一点征兆,让人猝不及防。我蒙了。说句发自内心的话,我的心当时真的很痛,我宁愿生病的是我而不是她。但大病当前,作为男子汉不能光着急,挽救晓晓生命要紧。于是我连夜将晓晓转送到了郑州的一家大医院治疗,随后我便开始四处借钱,并亲自和中华骨髓库联系,希望能找到与晓晓配型的骨髓。
(图文无关)
伤别离
曾经抱着一个幻想,老天一定不会这么无情,一定不会拆散我们,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我们都要和病魔作斗争,从死神手里把她夺回来。但面对死亡,我感觉自己很渺小,最终还是无能为力。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尽管凭着个人关系和亲友的帮助,我凑到了一部分钱,刚好够做手术。此时另外一个不幸消息又传来,由于晓晓的血型罕见,一直没有找到与之相配的骨髓。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生离死别,尤其是眼睁睁看着最心爱的人慢慢地遭受病痛折磨而无能为力。这一点,任何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人都会心痛一辈子,懊悔一辈子。遗憾的是,人类的力量太渺小了,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
最悲痛、最难受的时刻还是来了。2002年10月21日晚上10时,处于弥留中的晓晓一只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她的另一只手从枕头下掏出了一个存折塞在我手里。晓晓对我说,人迟早都要走这一步,没什么可畏惧的,她叫我不要悲伤,为了我今后能生活,她给我存了一部分钱(这些钱都是我平时交给她保管的)。
最后晓晓说了一句让我肝肠寸断的话:“能认识你,并和你相爱,我很知足。不要说一年多,哪怕只有一天,我也感到欣慰。我走后最放心不下的是你,还有我的爸妈。”得到我的承诺后,晓晓躺在我怀里,微笑着走了,很宁静,就像睡着了,真的,看不出丝毫痛苦。她知道,我一诺千金,足以让她含笑九泉。
我和晓晓在一起相处一年多,不能说没有遗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给她一场婚礼,尽管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她却最终没有等到那一天。
(图文无关)
最爱的人走了,我的心被彻底掏空。天好像塌了,整整一个月我闭门不出,头发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最后“寸草不生”。晓晓的爸妈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伤心倒还罢了,依然不忘关心我,害怕我触景生情,在商丘“待”出病来,硬着心肠把我送到郑州他们一个亲戚家“养伤”。
大概过了一年,我的心情稍稍好转后,我便再次回到了商丘,安排“老丈人”一家的生活。虽然我和晓晓并未完婚,但是我早已把他们看做我的亲人。我给了二老一部分生活费,并为他们办理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尽管最爱的人走了,但我的爱依然还在。大丈夫知恩图报。今后,不管身在何处,我都会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善待他们。目前,尽管我没在商丘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我每个月都会按时给他们寄去几百元的生活费,有我在,决不会让他们受半点委屈。
我做的仅仅是应该做的,因为我要对得起天堂里那个曾经爱我的人!
■ 记者手记
人间自是有情痴。听完嵩松的故事,包围我的只有感动。此刻的嵩松不需要安慰,因为他已经学会了笑着承担;他也不需要祝福,因为他知道天堂里晓晓会一直守护着他。
我经常会接到一些读者的电话或短信,询问我这个世界是否还有真爱,相信读过本期的故事后,您的心中一定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