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文化 意识与性 [风俗与性] 礼仪与性

敦煌文化揭示唐朝开放的性文化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繁荣一时,并给人类留下了难以估量的文化遗产。其中,又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

  从敦煌大量壁画、雕塑和其他资料反映出中国唐朝至五代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文化现象,其中性文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性观念:元456窟有许多欢喜佛的壁画,“明王”、“明妃”作交合状,胯下还有小鬼以盘接他们流下来的阴水。这些壁画和雕塑所反映出来的古人对性的态度,表明了古人并不认为男女交合为猬亵之事,而是一种神圣之举。敦煌中,还有一个人猴儿的雕塑,它一手举桃,一手抚摸生殖器,并面露喜悦之色,说明“食、色”是一切动物的本能需要。

  婚俗:在隆重的结婚仪式上新娘会询问新郎一些问题,直到获得满意的回答,才会最后正式地表示愿意嫁给他。新娘询问的问题主要包括对男方家庭及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志趣所在等。敦煌发现的不少资料,都反映了出当时的婚龄、以媒妁婚为主的婚姻途径和一些婚俗。

  婚姻形态: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男人可以妻妾成群。敦煌也不例外,如《敦煌拾零·十二时》云:“纵然妻子三五房,无常到来不免死。”《目莲变文》云:“纵令妻妾满山川”等。

  当时的离婚称为“放妻”,只要男子写一纸“放妻书”,并为女方和见证人认可,便可解除婚姻。离婚的原因有性格不合,妻子有过错,或妇女主动提出离婚等,而女子再嫁在当时也并不为奇。

  性爱: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人白行简所著《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可以看出,唐人对夫妻之间的性爱十分重视,并且认为性爱是夫妻之间感情的重要基础,而夫妻间的性爱快乐是人生的一种根本的快乐。

  媚术和巫术:由于唐人对性爱的重视,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女对男、男对女的求爱法,即所谓媚术。《攮女子婚人述秘法》有不少内容与巫术有关。当时,人们常以巫术来保平安、求子、求爱、祛病,而贴符、烧符、吞符则是另一种方法。在敦煌还发现一种符,据资料中记载,将这种符贴在床上可使夫妻相爱。

  裸风:敦煌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壁画可反映出当时女子有裸体的风俗。裸装或半裸装是当时女子的一种时髦装束,它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看少女跳裸体舞也是当时所盛行的一种习惯。

性文化 风俗与性 性文化 性爱 敦煌文化揭示唐朝开放的性文化

下载本小说
热门小说
相关推荐
热门搜索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www.mn8848.com 关于我们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