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凤凰网)
■讲述:那伟
■性别:男
■年龄:78岁
■学历:中专
■职业:退休
那伟老人在黄石,得知要采访他与老伴的幸福故事,他发过来一张笑脸表情,提议我先看看他的QQ空间。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那伟老人真是一位潮爹爹:聊QQ、写日志、发微博、上传照片……热热闹闹的字里图间,无不透露着一位老人经历风雨后的豁达。
我跟老伴黄丹凤两人加起来快160岁了,已经牵手走过快53年了。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我们的媒人,是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我跟所有人一样,思想特别单纯,脑袋里只有工作,一切从工作出发,谈对象也不例外。所以每当别人问起我们婚姻的介绍人是谁,我会说,是“工作”。我和老伴,完完全全是在工作中相识、相知、相爱。
当时我是黄石一家工厂的工段长,她是工段成员,因为工作关系,接触的机会就多了。每当检修设备的时候,她都能给我当上一个好帮手。
我需要扳手的时候,她马上就递给我一把扳手;我需要起子的时候,一把起子又被递到了我手上……晚上躺在床上,我琢磨这白天的事情,觉得真不可思议,这个小姑娘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要什么东西呢?而且那么动作麻利、准确,就像钻到我的心里一样,知我所思,知我所想。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越到后来,我越发觉得我和这个姑娘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知是哪一天开始,我发现她的影子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了,梦里都是跟她在一起。
我大胆地给她写了一封求爱信。我用的是激将法。信的开头,她现在都还记得:“丹凤:我以一般男性的敏感,很早就看出你对我有爱慕之心,但你胆很小,不敢向我直接表白,这就是爱情的痛苦……你工作的主动、认真,让我佩服,由工作的离不开到生活的离不开,我现在真的离不开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正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我每天都惴惴不安又无比期待地等着她回信。那时候哪像现在,现在是越爱越亲近,那时是越爱越回避,哪怕天天见面也不好意思开口问,而心里却像装了一只小兔子,蹦来蹦去。
等待了好长时间,她终于回信了!原来她没有父母,只有两个姐姐,她一直在征求姐姐们的意见。“姐姐同意了我们的事情。”看到这句话,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但那时只能偷着乐。我们谈了一年多,同事一百多号人竟然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参加集体活动要站队,工会主席让我们俩站在一起,这个秘密才得以暴露。我们的恋情得到全车间人的欢呼喝彩。
在我们后来的交往中,也遇到一些阻力。她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认为嫁给我这样一个从东北来的外乡人不可靠等等。但她本人坚定不移。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心心相印贯穿50年婚姻生活
1960年,我们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那才叫真正的“裸婚”。房子是公家的,床、桌椅、板凳都是公家的,就是做一下置换,把两个人的单人床搬回行政科,换一个双人床,再把两个人的铺盖搬在一起。唯一买的一件结婚用品就是一床双人蚊帐,唯一接受的一件礼物就是工会送的一个茶盘和4个杯子。参加婚礼的由工会主席带队,共5个人,吃几颗糖,喝杯茶,说几句祝福的话,就是整场婚礼。
我们的小家连锅碗瓢盆都没有,一个人一个饭盒在食堂吃饭,但我仍然能真真切切地感到家的温馨和幸福。首先是新婚的她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每天起得很早,把刷牙水倒好,牙膏挤好,放在桌子上等我起来,拿起来就用,这让我感动不已。后来有了孩子,我们开始自己开伙,家务事慢慢多起来,但她承担了全部家务。我妈妈最不放心我们结婚后的生活,千里迢迢从东北到南方来看我们,看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孩子照顾得干干净净,对我这个丈夫体贴入微,逢人便夸媳妇好。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回首50多年,有两件事情让我们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第三个孩子出生以后,我们想做绝育手术,两个人都抢着去做,都想把风险留给自己。老伴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出任何问题。在她的坚持下,她去做绝育手术。不幸后来出了医疗事故,老伴被连续开了两次刀,截去10多厘米肠子,吃了很大的亏。术后偏偏又发生肠粘连,又折磨了她很多年。
我也到鬼门关走了一趟。那是上世纪70年代,单位去农村办农场,由于工作辛苦,卫生条件差,我得了脑膜炎,昏迷24小时人事不知,医生下结论说,我不死也是残废或是植物人。脑膜炎是高度传染病。医生护士都怕接近,很多好朋友不敢来看我,只有她不弃不离地冒着被传染的高风险照顾我,口对口地喂我水。当时家里还有两个很小的孩子,她24小时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到医院就把孩子锁在家里,真是难为了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奇迹出现,我住院一个月后终于恢复健康,没有任何后遗症。然而我的病是好了,可把她折磨得够呛,瘦了很多,让我好心痛啊!
一人一次劫难,是老天对我们的考验。好在这些痛苦、折磨把我们之间的感情拉得更近了,以至于无法分清你我了。我们彼此想得更多的是对方,忽略的是自己。尤其是老伴比我做得更好,她对我和孩子特别细心,完全是只奉献不图回报。有时候,我向她打趣求证当年设备检修的时候,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要什么工具?她调皮地说,这就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心照不宣”。
说得真好!这不正是我们50多年婚姻生活的写照吗?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老也“风流”我们越过越有滋味
幸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忘我工作、巧遇知音、心有灵犀是幸福;婚后心心相印、彼此感动还是幸福;后来家庭美满,物质生活水平渐渐提高更是幸福。如今,三个孩子都先后成家立业,青出于蓝胜于蓝,人人工作有成绩、个个小家温馨幸福,不用我们操心牵挂,这也是我们的幸福,我们幸福的继续。
20多年前,我和老伴想得开,都提前退休了。此时我们时间宽余,精力充沛,我想这正是我回报老伴的好机会。老伴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家,我的工作成绩有她的一半,我的生命也有她的一半,就该让她退休后好好放松一下,好好玩一下。
于是,我们老两口去了珠海,给一个香港老板打工6年,一边打工一边旅游。坐飞机旅游,坐快艇出海玩,去澳门闲逛,买时尚的衣服穿……每一次,我和老伴像两个老顽童,玩得非常开心。那几年我们也还赚了一些钱,后来在黄石买了房子定居,又在黄石市区落户,让家里的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打工回来之后,孙子正好开始上小学,我和老伴主动揽起了照顾孙子吃喝起居的任务。跟孙子同住6年,虽然辛苦但也让我和老伴倍享天伦之乐。
前年,黄石市举行集体婚礼,把我和老伴评为幸福夫妻,并邀请我们作为幸福样板家庭参加集体婚礼。老伴第一次穿上美丽洁白的婚纱,我第一次穿上神气的礼服,我们第一次照油画一般梦幻的婚纱照,第一次参加宾客云集的婚礼,我和老伴都笑出了泪花。老伴还问我,这不是在做梦吗?
记得在集体婚礼上,我和老伴这一对金婚夫妇成了焦点。记者的长枪短炮都对准我们,走到哪里都是掌声、欢呼声一片,其他的年轻新郎新娘们抢着和我们合影留念……这让我们着实过了一把明星瘾。真是老来也风流!
回首50多年的风雨同行路,我和老伴深深感叹:两个半圆只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圆满,而且结合得越紧密就越圆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已经圆满地走过金婚,正在信心百倍地向钻石婚迈进!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