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凤凰网)
口述者:茉莉女30岁博士在读
相爱
我和郑庸相识于网络。起初只是我在某论坛BBS上发现一篇让我眼前一亮的文章,就顺手回复了几句。不多时间后,接到了作者极为认真的回复。几番往来后,相互引为知己。交流阵地也从BBS转移到了邮件和QQ上。在那个微博还没有如火如荼的时候,身处两地的我们已然随时随地采用短信、彩信、邮件、留言等,力图将自己的生活展示给对方。有一段时间,我们还交换过日记本。点滴文字汇聚成河,连绵着两个素未谋面的人间客。
一年多后,郑庸借暑假来上海看我。那几日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但也只是整日清谈,最近的肢体接触只是临别时的一个拥抱。见面显然拉近了我和郑庸的距离。在继续分别的日子里,我们为中国移动及邮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想,我是爱上郑庸了,同样,郑庸也对我表白了。距离拉不开彼此浓郁的爱情,尽管以郑庸的才学和人脉,留在京城更有发展,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在毕业后选择了来上海工作。而后,经过一年的实质性交往,我和郑庸决定结为连理,一起走上红地毯。
原本,一切都很美好,婚事筹办得却挺简单——毕竟我们并无太多积蓄。但新婚之夜,郑庸的一句话无意中却激起了我的斗性。“茉莉,你样样都好,就是学历低了些。本来学校还打算让我硕博连读的,但为了你,为了缩短我们之前的差距,我放弃了。”或许,郑庸说这句话的本意是想表达一下他对我的重视,可向来自视清高的我,却不愿意去承这份情。当初选择职校,是因为父亲突然去世,家里负担骤然加重,不得已而为之,否则以我的聪颖和优异成绩,考个重点高中、上大学,绝不会是件费力的事。郑庸的话,让我暗中下定决心,学历,决不能成为他看低我的理由。我一定可以证明我自己!
相斗
于是,在相知、相爱的表象下,我和郑庸开始了一场“争斗”。他在某外企兢兢业业工作,我却利用每个双休不停充电。7年里,我从不应酬、泡吧、娱乐,而是孜孜不倦地从自考一路读起,念到了MBA毕业,如今已经在读博。工作方面,我也懂得利用自己女性的本钱,周旋于各部门间,逐渐升职到了行政总监的位置。对我们这种国有单位来说,已经是相当有实权的一个位置。当然,从身体角度来说,我从未背叛郑庸,我不是没有原则的人,但很多事情,却又实在只能用“暧昧”两字来形容。
相对于我,郑庸却混得不咋地。他的理想主义和刚硬性格,造就了他在现实面前的频频碰壁,虽然几经跳槽,却依然只是个普通职员,薪水也没有太多提升。最初,他还以多做家务来支持我的“求上进”,但随着我的学历和职位、收入逐渐超越他,我们之间的疏远无法避免。到后来,我每天都开着公家派给我的车去上班,郑庸却还是一辆破旧的助动车风尘仆仆,这种差距,最终让我们的关系走向了瓦解。
相忘
其实,从新婚那一夜起,我就在幻想这一刻——我手拿烫金的学历证书,笑着问郑庸,“看现在,到底是谁的学历更低了?”然而,当我真的拿到MBA毕业证书时,心里却再也找不到那种快意恩仇的感觉,最终只是平淡地说了句,“我毕业了。”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得知我顺利毕业后,郑庸就向我提出了离婚,更意外的是,他告诉我,离婚是经他深思熟虑的,他生活中并没有“小三”。说实话,这7年里,我的精力大多放在学业和事业上,郑庸倘若真有出轨,我也不会奇怪,谁让我关心他那么少?但他却走得很坦然。
离婚半年后,我QQ上“灰”了好久的郑庸头像又上线了。郑庸跟我说,他又要结婚了,对方是个比他小7岁的“三低”姑娘——低学历、低收入、低年龄。东拉西扯了一会儿,郑庸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我没有伤害到你吧?”我一下被这句话鲠住了。谁被谁伤害,真的很难说。从郑庸的新选择来看,他找了个确保一辈子都不会超过他的姑娘,或许这样的婚姻才能让他安心吧。然而,这不能说不是我昔日的执着所造成的。一切无话可说,直到他发来窗口震动,我才回了一句:“都过去了。”
是的,都过去了,黄粱一梦,人生只合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