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欲擒故纵,姐弟恋开出幸福花
倾诉人:何承欢,38岁,公司职员
精彩导读:春节期间,何承欢和小她13岁的爱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是她第三次披上婚纱做嫁娘。他们在网上相识,那时他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相处后,他们遇到很多现实问题,除了相隔13岁的年龄之外,还有她的收入是他的五倍……为了
逃避,他选择去外地发展,是她的勇气与执著把他又拉回了身边……(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印象:幸福的新娘和新郎在婚礼前讲述了他们的幸福之路。女人娇俏,男人成熟。一般的人绝对猜不到他们之间有着13岁的年龄悬殊。他们一起说笑共同回忆,曾经的感情弯路也不避讳,因为他们深知,没有那些坎坷,今天的幸福不会如此甜蜜。
记者/罗茹冰
》》》1 两次婚姻两次失败
我的第一次婚姻,缘于一次单位福利分房。男友的单位要分房了,但只分给已婚人士。分房是件好事,结婚也是件好事,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我们权衡再三,决定两好合一好。于是先去注册结婚,再去拿了住房钥匙。
一套房子,一个婚姻,对于两个独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往往就是一生的奋斗目标了。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完成了,而且完成得这么顺利,感觉真是像在做梦。
婚后才发现,我和他脾气性格合不来。我是急性子,想到啥就说啥,像放炮一样噼里啪啦,放完了炮,什么也都忘记了。可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是都记在心里,常为一点小事别别扭扭的。那时年轻,什么都向往完美,想到自己条件又不差,月薪是一般人的好几倍,再吵架,我就理直气壮把离婚说出了口。儿子还小,但这也不是问题,我要的是生活质量。
婚离了,因为儿子的关系,两个人依然保持联络,在那些断断续续的联系中,我才时时嗅到当年那些少有的幸福味道,他对我的体贴,对儿子的关心,对家的责任。记忆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他的好。想到两个人都不坏的人,为什么把别人眼里的幸福搅成残局?我满心懊悔。但现实很快就剥夺了我后悔的资格,他是个犟脾气的人,离婚后不久就把工作调回老家,而且很快就再婚了。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看到他很快就找到了幸福归宿,我心里像被猫抓,于是一赌气,就从众多的追求者中找了一个条件相当的再嫁了。所谓的条件相当,无非是离过婚,有孩子。直性子的人很容易把事情往简单的方向想,我就想,两个受过挫折的人在一起,应该会更加珍惜。
再婚后,我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降。而对方只想凑合着过。两个人想问题的起点都不一样,处事的方式自然就大相径庭。很快,我又离了。原以为,这次离得更加无牵无挂,不承想,晚上一个人睡在双人床上,心口也会疼得发紧。
经过无数个夜的独自思量,我终于明白,第一次,我是输给了想当然的美好愿望,第二次,我是输给了虚荣的好胜心。
像我这样,一个离过两次婚的三十多岁的女人,还有机会得到幸福吗?
》》》2 我为孩子征“爸爸”
一个工作独立收入颇丰的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过日子,最大的问题已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变得娘娘腔。看着儿子在生人面前一脸胆怯,遇事犹豫不决,动不动就哭,我真害怕我的婚姻影响到他今后的生活。孩子需要父亲,我必须找个丈夫,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可我交际圈子有限,到哪去找呢?总不能在大街上随便给孩子找个爸爸啊。
又一个寂寞的上网之夜,我在武汉热线的聊天室里发布了给孩子征一个临时爸爸的消息。也只是一时的无奈发泄,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结果。
没想到很快就有人和我私聊。他说他很愿意帮我这个忙。我决定和他先在网上聊聊。和他聊天的感觉很不错,看那字里行间,对方应是一个成熟型的男子,分析问题有条有理。不知不觉,我把我的过去都告诉了他,他的分析一针见血,我情不自禁问他多大了?他说比我小六七岁。
聊着聊着,我们就约好了从网上走到网下。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见面那天,我竟莫名地像要去相亲那么紧张,换了几身衣服都嫌不合适。这是为什么?牵着儿子去见他,上十岁的儿子竟和他一见如故。他也说小家伙很讨人喜欢。看到他们相处那么融洽,我心里暖暖的。
第一次见面,我就带他去了我家。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大概是他能让我产生信任吧。第二天,他在网上给我留言,说很喜欢我。本来都是键盘上敲出来的横竖撇捺,我却看得耳朵发烫。再婚,与其说是给自己找个好伴侣,不如说首先是要给孩子再找一个好爸爸好妈妈,而他和儿子是那么地投缘。这个人,似乎和我也挺合适。
但我不再是那个冲动的少女了。有些情况必须考虑,他家在农村,比我小那么多,还有他究竟做什么工作,我都不知道。再后来,他经常来陪儿子学习游戏,我们也经常争论一个问题,年龄,是不是个问题?
当我已经决定投入感情的时候,发现他骗了我。他根本就还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我比他大整整13岁!
我的心都凉了。我居然被一个毛头小伙子耍了?但他强调,他说他并不是要骗我,只是为了我能更快地接受他。为了表示他的诚意,他提出带我去见他的家人。我同意了。
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他的家人以为我只是三十岁左右,憨厚的他们只是一个劲地盛情招待我,根本没有问我的年龄。
看似我们姐弟恋最大的困难已经不存在了,可是我心里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3 找回那个爱情逃兵
终于等到他大学毕业。之前他设想得很好,毕了业找份和我一样高薪的工作,然后娶我做新娘。可是等到毕业这一天,他的工作都还没有定下来。好不容易稳定了,他又嫌工作不好,钱太少。他总是和我比,可我比他早进入社会那么多年,经验自然比他丰富,拿的薪水比他高也是理所当然。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渐渐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他的工作没有稳定,我还得一再地拿钱出来补贴他的生活。我是一个女人,自然也会有比较。甚至有时会拿他和我的前夫比。什么时候他才能成熟一点,在社会上独当一面呢?
在这样尴尬的局面中,他倒是和儿子越来越热络。有时候看着他们俩,我觉得一个女人要保护两个男的,很累。
很突然地,他说他要离开一阵,去外地闯一闯,说让我等他成功的消息。我心里不安,也许他这一走,就不会回了,可是外面的世界大得很,让他见识一圈,如果无缘就分开,有缘自然还会在一起。我同意了。
开始的时候每天还短信网聊不断。后来他那边的消息突然少了起来。每次找他他都在忙。凭着女人的直觉,我知道他是在有意疏离。我一定要知道个所以然。
于是,我悄悄买了票,去到他的城市。在那里,我发现他和另一个女人同居的痕迹。他承认,那是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女子……我哭了。这是我猜到了的,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我孤身回了武汉,心灰意冷。
后来,我们依然经常在网上碰到,很奇怪我没有把他拖入黑名单,我想是因为我眷恋他给我的点点温存。我仍旧把他当朋友,偶尔也互发短信问候几句。
没想到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他要回武汉,和我在一起!至今我没有问他为什么还是会选择我,但我相信他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想一想,我的这一招,与爱情兵法里的欲擒故纵竟不谋而合。
我有一种预感,如果我不主动去找他,也许我们就会擦肩而过。那时,他站在爱情的十字路口。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4 把他改造成合格爱人
如果说我对那件事情完全不介意,那是假的。但是我很会平衡自己,自己是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人,人家是未婚少男。那件事之后,我们应该扯平了,我们都是有过去的人了。
回到武汉,工作上他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我陪着他一家家找工作,帮他总结应聘得失,教他写应聘材料。他被我的诚意打动了,答应从零开始,从最基层做起。于是找到现在这份工作,时间不长,他就被提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薪水依然不高,但是我看好的是这份工作对他意志的磨练。
为了锻炼他,我还有意让他清晨在我们小区卖报纸。这是很辛苦的差事。现在已经坚持了一个月。早春的清晨,天气还是有些冷的。我问他会不会怪我太残忍,他笑笑说他知道我是为他好。我问过他,现在我的收入依然比他多,他有没有压力?他笑,他说如果13年后还是这样,就会有压力了。幽默中的自信那样坚定。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他的姐像他的妈,有时候我又觉得我们在一起是最适合的情侣。我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笑的次数明显增多。
一切渐渐走上了正轨,我们开始谈婚论嫁。我让他想清楚,和我结婚,也许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了。他说我们不是有个儿子吗?你的就是我的。然后我们找了个大家都有空的日子,去打了结婚证。今年春节我们去他老家举行了结婚仪式。
有时候想想,他和我在一起,图什么呢?年龄比他大一轮还要转弯,钱虽然比他多,但是花得也多,我很爱折腾,又是买房又是买车,他还得和我一起还贷。那么就只剩下爱情了。
他是家中的独子,我不介意当高龄产妇,打算再生一个孩子,组成幸福的四口之家。我承认我们之间依然存在许多客观的问题,但是只要努力争取,幸福就会握在自己手中。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如今,在家里,比我小十三岁的他是我亲爱的老公。比他小十三岁的儿子总爱跟在他屁股后面喊老爸。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比儿子小十三岁的小宝宝叫儿子哥哥。十三,对我们这家人,绝对是吉利数!
记者手记
幸福靠自己把握
记者/罗茹冰
我很佩服何承欢。她是一个爽朗率真的女子,敢爱敢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特别是在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失败之后还能保持这种心态,就更是难得。
女人往往在初涉爱河的时候容易做梦爱幻想,遇到挫折之后,就一味消沉甚至把自己降价处理。心理暗示很重要,当你一再告诉自己再也不会遇到好男人了,就真的会遇不到了。
让我为之叫好的是,何承欢并没有因为害怕失去而把他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而是放他去飞。当她感觉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她勇于去面对。即使这样的面对是痛苦的。该做的都做了,要表达的也都表达了,把最后的选择权交给对方,当他选择回归,便是彻底的回来了。
也许在外人眼里,她现在找的这位算不上是什么优秀的老公。但是她在用智慧潜移默化地改变他,让他逐渐成熟,成为自己可以依靠的大树。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幸福其实不在别处,正在你的手里,靠你自己去把握。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