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下个月就要过年了,我是独生女当然应该在武汉陪父母,可他偏要回农村老家,还要求我同行,否则他在老家很没面子……”、“春节又要和他一起回老家!想到农村婆婆那挑剔的眼神,还有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的应酬,我就心烦……”
当“孔雀女”嫁给“凤凰男”,婚姻生活真的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吗?对此现象,我们走访了3位“凤凰男”和3位“孔雀女”,看看他们的困惑是什么?
“孔雀女”的抱怨——
1.他不明白挣钱的意义
倾诉人:罗琳,27岁,财务
认识何力时,他可是抢手货。硕士毕业,在电力单位工作,人也长得“称头”。虽然来自农村,但我相信他比那些啃老的公子哥们更有潜力。
但矛盾也随之而来。上周,我从商场满载而归,何力正在家修着他那条30块钱的水货皮带,已经系了一年多,可他总是那句老话:“修修就能凑合。”我忍不住拿出新衣服,在穿衣镜前比试。他问:“又是新买的?”我敷衍说:“以前的,忘了穿。”他不高兴地说:“你的衣服多得每天都能换新的!”每次我一买衣服,他就旁敲侧击。我只好每次从商场回来时,要么趁他回家之前把衣服藏好,要么把包装丢掉,把衣服塞在包里进门。
何力还在不悦:“这个月你已经买了1000多块的衣服。”我更生气了,那次是因为我过生日,一年才奢侈一次!每次,一件小小的衣服,他会扯到物价上涨、房贷增加、攒钱买车,还有未知的疾病、将来的小孩、老人的赡养……总之,到处都需要钱。我受够了!
他上高中时才第一次吃雪糕,那时,肯德基我都吃腻了;他上大学后,才有第一双35块钱的皮鞋,而我已经开始在新世界认识国际名牌……我想,即使他能月薪赚10万,生活质量还是会停留在1000块,他就是想不通,没有高质量的生活,挣钱还有什么意义?
(图文无关)
-连线何力:
她不是想过有车有房的生活吗?那么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目标而奋斗。既然买衣服不是排在首要位置,就应该节制,不要一边乱花钱,一边抱怨自家钱少。我是理智而现实的,不像女人那样冲动虚荣。
2.我也有飞行的能力
倾诉人:沈小萌,35岁,公司主管
快下班时,总裁说要留下来开个小会。我马上给许立桥发短信,嘱咐他晚上回家自己吃饭,冰箱里有速冻饺。许立桥不高兴,“拜托你有点家庭观念好不好?我不要求你像我嫂子一样给我哥打好洗脚水,但晚上回来给我做饭总可以吧?孩子也被你送到了贵族学校,现在家哪像个家呢?”
我的先生许立桥,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他的父母和两个哥哥都在农村,而他在武汉做区域经理,年薪20万。许立桥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身穿名牌,紧跟潮流,已经看不出是农村出来的了。
惟一的一点,就是他喜欢把我和他嫂子比较。他总是说他嫂子如何照顾家里照顾孩子照顾男人,而我整天在外面跑。他说完全可以养活我和孩子,几次建议我换工作,或者干脆做全职太太。
好几次公婆到我们这里暂住,都感叹说他儿子忙进忙出,屋里也没有个人专心专意地照顾着。特别看不惯我整天涂脂抹粉像个男人一样抛头露面,还飞来飞去地出差。对我把孩子放在学校里,一周接回来一次,更是不理解。说多了,许立桥自然受他们的影响。
我很生气。许立桥认识我的时候,我就是个白领,有自己的事业和兴趣。当初,他还说过被我的独立所吸引,为什么具体到过日子了,我从前的那些优点,在他眼里都成了缺点?
矛盾一爆发,我就会口不择言地说他,小农意识,大男子主义。按现在最时尚的说法,我是“孔雀女”,他是“凤凰男”。我的烦恼是,他只注意到我的美丽,而忽略了我也是和他一样有飞行能力的物种。
(图文无关)
-连线许立桥:
我觉得我的要求并不过分。一个家里,夫妻不可能两个都强。老话说了,一个笼里不能有两个叫鸡公。一个女人结婚之后,就应该以家庭为重,相夫教子。也不是我现在赚钱多了才有这种想法,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他对我大方,对自己苛刻
倾诉人:孔小琴,25岁,总经理助理
我喜欢赵兴国,就是喜欢他那股上进劲。他当初从武穴的一个小村庄考到武汉来,读的也就是个专科,毕业出来那两年找工作吃了不少亏。后来,他一鼓作气地升本考研,亲自跑市场做销售……目前,兴国在全国500强之一的企业里工作,做得很出色。
和他谈恋爱的那会,我没发觉他用钱小气。和姐妹们一起唱歌,八一路上的钱柜,大包房里我们闹了一晚上,他直奔前台埋单,豪爽得很。
可我们结婚三个月后,我就发现他太抠了,简直过了头。
一起去逛江汉路,他的鞋跟掉了,我知道前进四路有个鞋匠可以修的。他一颠一跛地跑过去,又一颠一跛地跑回来,“太贵了!粘个鞋跟要8块钱!走走,回家,楼下就有五块的!”我就被他牵着一高一低地往回走,心里那个憋闷啊。
他舍不得打车;在麦当劳里吃饭,也要去外面买瓶可乐;他买衣服总要货比三家,谁便宜买谁……兴国说,我省点不好吗?你要花钱你花啊,我支持!但是同在一个屋檐下,老公省得出奇,老婆花钱大方,我心里能舒服吗?
朋友们都说,我找到这样“省自己,疼老婆”的老公还抱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却觉得这叫失衡。
(图文无关)
-连线赵兴国:
我觉得小琴是小题大做了。我爱她,也舍得为她花钱。我省自己的,她还看不惯啊?我没什么物质上的需要,也许是习惯了。我穿几十块的衬衫,她穿几百块的裙子,我们一起出门,谁看得出来我就品位差些?
“凤凰男”的苦水——
1.穷亲戚就不是亲戚?
倾诉人:丁晓军,34岁,高校职员
前几天,老家的父亲打电话来,问今年春节我们回不回家?莉莉早就跟我嘱咐,说今年她爸爸满60岁,我们要在武汉陪老人过生。父亲听说我回不去,很失望。我于心不忍,便取了2000元钱寄给他们买年货。
谁知道,莉莉看到了汇款单,指责说我们又不回家吃住,凭什么要担负所有开销?提起过年,我就窝火。去年春节回我家,我按照在莉莉家的惯例,给每个小孩200元的红包,事后莉莉埋怨我说,农村用不着给这么多。这是什么话,难道穷亲戚就要另眼相看?
去年,我帮哥哥在武汉找了个门房的活。他工资少,又节约惯了,平时舍不得吃肉,只有周末到我这里打牙祭。莉莉为此很不高兴,每到哥哥来时,她就不上桌子吃饭。我哥是明白人,农村人也有自尊,没多久他就回家继续种田了。我非常愧疚。而莉莉那边亲戚来的时候,我热情地忙前忙后,难道我的家人就不配盛情款待吗?
婚前,莉莉说喜欢我有责任感,婚后,她却只希望我对她一个人负责。可我怎么能抛下多年的亲情不顾呢?
(图文无关)
-连线莉莉:
他既然结婚,就应该以小家为重。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他家人想脱贫最终得靠自己的努力。现在,我们就像是两头拼死拼活的驴,身后拖着一个大篷车,里面坐着他一大家子人,这种生活能跑多远?
2.我父母要来,她就要走
倾诉人:黎初行,32岁,私营业主
还有两个月司虹就要生了,我却开心不起来。上个月,老家来电话说,妈妈得了胃癌,晚期。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活着的时候见见自己的小孙孙。
我父母培养了我们兄弟仨,个个都在城里,我最小,也是最让他们牵挂的。听到母亲的要求,我马上说,好好好,你们来。可大着肚子的司虹快要哭了,我让她体谅一下,毕竟我妈时日不多了。
父母来武汉后,我马上联系医院为他们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用了大几千块钱。司虹笑眯眯地问我,你怎么不想想给我父母也检查一下身体啊?为了公平,我出钱,让她父母也去了。
平时我父母离得远,难得来一次,他们来了,我们家在武汉的一些远亲自然也会过来,司虹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上周三,我接到一个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有空看房子?原来司虹在我们小区里租了一个两室一厅,她坚决地说,要么你父母搬走,要么我搬走。她说,明明知道我和你父母相处不好,我现在要生孩子了,没必要受这些窝囊气。你说,他们走,还是我走?房租我来出。
我和家人的那份厚重的亲情,难道是用钱就能解决的吗?
(图文无关)
-连线司虹:
他父母要亲情,我要清静的空间,在附近租房子,空间有了,亲情也有了,他们也随时可以来看我们啊。搞不懂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为什么他接受不了?还是脱不了农村人的那些臭讲究。
3.母亲的菜,她不肯吃
周乐源,32岁,家具店经理
我妈来了,她舍不得坐一块钱的中巴,非要从大哥那里走到我家来,要走两站路呢。她扛着个沉甸甸的布包,笑眯眯地说,“我给你们送点菜!”我让妈进来,琳琳连忙从厨房飞奔出来,“妈,换个鞋!”我看了她一眼,她补充说,“我看妈穿的鞋不舒服,换上拖鞋暖和。”我知道,她嫌我妈脚爱带泥。
我妈送来的这些莴苣芹菜和萝卜,看起来不新鲜,但她都洗净择好了。妈说,以后不要去超市买菜了,晚上7点去菜场,菜便宜得很呢。
琳琳皱着眉头进房看电视了,我陪母亲说了会话,送她回家。她一路叮嘱,你们吃那些菜啊,莫瞎花钱买些不实惠的。
回了家,琳琳开始数落我,“能不能别再让你妈带那些烂菜叶子!都有虫的,扒堆的菜能吃吗?”
我和大哥一起从农村出来,一起经营家具店,如今终于能把妈接到武汉安度晚年,她目前住在大哥家。妈省惯了,也心疼我下班了还要买菜,每隔一周就送点菜来。她选的菜的确不好,但是我们不就是吃这些菜长大的?
这些话一和琳琳说,她就生气。她要坚决扔掉,我赌气说,“我来炒,我来吃!”
第二天晚上,我蒸了一锅红薯,边看电视边吃,琳琳也倔,她买了汉堡,一声不响地吃。我在想,如果我妈真的有一天决定来我家住,琳琳又是什么表现呢?我妈要是知道,她走了两站路,省了又省买来的菜,是琳琳鄙视的垃圾,又会有多难过呢?
-连线琳琳:
提起那些菜我就心烦,我们至于吃那些烂萝卜烂菜叶吗?他就不能站出来说一句公平话,“妈,别再送菜来了,我们吃不了!”这很难吗?周乐源就是愚孝,我就不相信他吃这些菜,能让自己也舒服?!
编后
“凤凰孔雀”的争端,无非是城乡差异,成长背景的不同造成的,他太小气,太保守,太大男子主义,太要面子;她太娇气、太虚荣、太自私——“凤凰孔雀”真的难同巢吗?农村夫娶了城里妻,一定会产生矛盾冲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