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性故事 夫妻情感 性爱小说 麻辣婆媳 职场男女 桃色恋情 婚姻城堡 同居男女 一夜情

终于成了富翁,妻子却走了

   小沈阳在春节晚会上说,“人的一生很短暂,有的时候跟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很多人只要还没到眼睛一闭不睁的那一步,就一刻不停地为自己短暂的人生涂抹着新的色彩。至于到底抹上了些什么,或者那些颜色抹在那儿是不是合适,我们倒没时间去考虑。老了老了,走不动玩不成也享受不了时,我们可能才会想自己这“穷忙”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可能会说,年少时是为了父母、年老后是为了孩子;没钱时他会说生活所迫,有钱了他会说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众多的答案中,唯独没有他自己。没人能否认这是事实,但严格说来,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就像一直被人们用“大公无私”这类词语来称道的蜜蜂,它们肯定不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去采蜜的——人们在为别人忙活时,一定也从中得到了什么。被需要的满足感?被肯定的成就感?或许都有吧。

  所以有的时候你忙是因为你想忙,没人逼你;你忙也不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停下来享受一下生活,也不会有除自己以外的人怪你,你也就不需要在垂暮之年像蜜蜂那样在心里抱怨“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了。

  有故事的人:老李 男 65岁 商人

  老李说自己是个商人,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变得圆滑,而生意上的成功则又让他变得骄傲和专横起来。但是见面时的他很谦逊,这种谦逊是真诚的,绝对不是生意场上的惺惺作态。他说那是一种只有在读过书的人面前才会有的自卑感。

  本来,老李并不是天津人。在楼价偏高的前几年,老李在天津买了套房子,用他的话说,当了一辈子乡下人,就这样变成了异乡的城里人。商人大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况且他自己也并不想当天津人,不过,为了孙子,他觉得这笔钱花得值。

  在说房子之前,我想先说说自己。年轻时,我是很向往城市的,觉得那里有太多新鲜的玩意儿。村里谁家的孩子去城里住了,哪怕混得不怎样,也会被人高看一眼。等我生意做得大了,开始频繁地接触城市后,我发现其实我并不喜欢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那里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几乎见不到泥土;人们大多行色匆匆,哪比得上在村里逍遥快活。这些年我手里也有钱了,不少朋友劝我在市里买房子,我都没动心。

  虽然我自己对城市没什么好感,但我却也像我的父辈一样,希望孩子们能走出去。我父亲念过私塾,算是个读书人,他曾经希望我能走这条路。我也想。但那时家里穷上不起学,而且父亲的状况又让我觉得,我就算能把整本《诗经》背下来又怎么样?还不是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父亲很有些学究气,在我眼里他甚至有些不通人情世故,他和村里人的交往仅限于逢年过节或者有婚丧嫁娶时替人家写字。虽然村里人都说他是好人、老实人,但他一辈子也没个交心的朋友。也是由于他太老实,他们老哥儿几个分家时,他只分到了两间土坯房。由于父亲肩不能担手不能扛,分家后家里的日子很难,我至今记得十二岁那年到叔伯家借钱过年时他们流露出的对父亲的不屑。

  父亲似乎不在乎这些,仍旧冬天的时候坐在炉子旁边读《论语》,夏天在门前的树荫下教村里的孩子读《三字经》。我为此恨过他,觉得他不该就这样自私地躲在自己的世界中。但恨也无济于事,与其恨他,不如自己去改变。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下面还有四个妹妹,我必须得做点儿什么。

  十三岁时我就不肯再跟父亲念书了,谁家有什么活儿我都去做;十四岁时我每礼拜都步行到县城去,卖些农产品,再换回些城里的小玩意;十五岁我自己在家做豆腐卖。父亲也想过要帮我,但我说多少遍他也记不住怎么做,我就不让他帮我做豆腐了。我情愿养他一辈子也不愿意看到他干活儿时手足无措的样子。

  母亲也是个心里不装事儿的人,我二十多岁了她也不张罗着给我找对象。虽然我拼了命干活儿,但我一个人养着家里七口人,而且十里八乡都知道我有个“不务正业”的父亲和“闲着没事儿的母亲”,哪家的姑娘肯嫁过来跟我受这个罪?所以我到现在还感谢我的岳父慧眼识才。他是邻村的村长,我给他家送过几次豆腐。他家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我从来没敢胡思乱想过。记得有一次我送完豆腐,他非让我留下来喝酒。一瓶酒见底的时候,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小子,以后肯定有出息。我想让你做我的女婿,你回去问问你爹成不成。”他的大女儿已经出嫁,老二老三我都见过,随便哪个嫁给我我都愿意。何况,有了这样能干的老丈人,我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我怕他说的是酒话,酒醒了之后又反悔,没问他到底要把哪个女儿嫁给我,更没敢等到回家后和父母商量,就赶紧同意了。三个月后,我把他二女儿娶回了家。

  妻子的脾气大大咧咧的,打理着家里上上下下,从来都不抱怨;我不再磨豆腐了,岳父介绍我跟乡里一个买卖人学做生意去了。十五年之后,我离开了那个生意人另起炉灶。生意场上尔虞我诈,在一次受骗之后,我赔得倾家荡产。那几年我的日子很平静,种地、赶集卖东西、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但后来岳父拿来了他的棺材本,父亲卖掉了他所有的藏书。拿着两位老人的钱,我再也没有了让自己歇歇喘口气的理由,我必须得打个翻身仗。

  生意场上照旧尔虞我诈,但从那以后,只有我摆布别人,再也没有别人糊弄我的事儿了。我很快成了有钱人,直到现在还是。父亲卖出去的那些书已经找不到了,我给他买的新版书不知道他是不是喜欢;岳父的钱我故意没有还,与还钱相比,他似乎更喜欢我欠他情的感觉。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他想要什么,我都会给。

  没钱的日子难,有了钱的日子也不好过。在生意上的费心劳力还在其次,最折磨老李的是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不长进,没一个人能按着他的心愿往前走,他甚至找不到能继承生意的人。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但他发现孩子们都变得实际甚至势利了。他在孩子们中间树立起的权威,似乎更多的是依靠他的财产,而不是他所希望的亲情。

  生意做大了之后我经常去外地,看到那些越来越年轻、嘴里新鲜词儿越来越多的老板们,我就觉得自己落伍了。记得第一次坐飞机,我登机之后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指给我的。我没念过书,有钱了又怎么样,还不是个土财主?我可不想让别人这么说我。

  我想让自己的孩子们都成为见过世面的人。小时候父亲教我念书时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也许是吧,要不然是什么吸引着父亲把自己埋在书中一辈子呢?老大是个女儿,本来念书挺好,但她命不好,赶上那几年我的生意在低潮期,我母亲又患病瘫痪在床,她早早退学照顾瘫痪的奶奶了;老二老三都是儿子,我本意是要好好培养的,但大儿子在学校里不是打架就是偷偷用打火机烧女孩儿的小辫子,为了让他退学,老师求了我好几次;小儿子倒是个老实孩子,虽然他成绩不怎么样,但我还是花钱托人把他送到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但没想到他在那儿没学会别的,学会了攀比着花钱请客买名牌。别人家教育孩子时都说“不上学没出路”,但我这么说时,儿子们就会振振有词地说:“你不也没上过学吗?”我跟他们讲时代不同了,但他们根本就不往心里去。我在岳父面前抱怨过,岳父沉吟半天,说了句:“都是有钱害的。”我不肯承认,只当他们是烂泥糊不上墙。

  后来我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小学教师,但是他们结婚后,我又看不上他凡事都斤斤计较的样子,连买两斤肉都要想上半个时辰。我的两个儿子就不一样,虽然念书不多,但做起事来痛快果断,这才像个男人样。妻子怕女儿知道我的想法后不高兴,劝我说:“没钱人有没钱的过法,能都像你那样?”我并不认同妻子的话,人的脾气秉性是天生的,我没钱的时候也不会像他那样。还有我那个外孙,跟他爹一样上不了席面,见到我就跟老鼠见猫一样。

  两个儿子倒是还行,虽然开始时见到大场面也有些怵,但被我带过几次就好多了,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不过我可不放心把生意都交给他们,毕竟还年轻,经验少。我想先摔打摔打他们,就给些本钱让他们自己闯,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他们的,这样他们就少了后顾之忧。到年底报账时,大儿子说亏了十几万,小儿子说没赚钱,我心里的火噌噌往上蹿。如果真的赔钱也就算了,但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你赚钱还是赔钱我能看不出来?翅膀硬了,连老子都骗!要不是妻子一直朝我使眼色,我当时肯定会让他们下不来台。

  妻子劝我别太较真了,她说:“等哪天你眼一闭,这还不都是人家的?要我说,现在功成身退,把生意交给他们哥儿俩,让他们折腾去吧。”我知道妻子说的有道理,但我做不到。只有暴发户才富不过三代,我不是暴发户,也不能让我的儿子们做二世祖。岳父死后我那个不成器的大舅子就把家给败了,这教训得吸取。

  我不再让他俩单独干,而是在我眼皮底下帮我忙,教他们东西,也看着他们。老大脑子活络,但总爱动些歪脑筋,不是干事儿的人;老二又太老实了,如果我将来把生意交给他,怕他连哥哥这一关都过不了。我也想过把生意一分为二,但这样做是要伤筋动骨的,也不成。

  在我面前,孩子们从来都是百依百顺,从不说个“不”字,但我知道他们有很多事儿瞒着我,比如做假账。这次我听了妻子的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出来谁脸上也不好看,何必呢?何况他们也真的不是坏孩子,他们只是觉得我家大业大,那些小算计不会影响到我才做的。

  三年前,在妻子的劝说下,我勉强同意让大儿子暂时全面负责生意上的事儿。我强迫自己不去厂里转悠,有几次我早晨起床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工厂门口,但想想自己总有撒手的一天,就又转回去了。才过了两个月,一个老客户给我打电话,说我发给他的货里掺了水。这种事儿老大绝对做得出来!我没找老大而是把老二叫来,问他知不知道这事儿。他支支吾吾半天才说知道。我问他为什么不对我讲,他说:“我不想让大哥觉得我是在告他的状。”我骂他说这么做是在砸家里的牌子,但是如果他是第一个向我说这件事儿的人,我说不定真会觉得他是故意告状,而不会想到他是要保全我的牌子。

  我撤了老大的职,也没让老二接手,我不想他们兄弟之间真有什么隔阂。为此,老大恨我,老二也不高兴,可我这么做,不还是为了他们吗?我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图个什么呢?

  人们都知道老李很有钱,但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钱。儿子们也不敢问,只是在开玩笑时会试探一下。老李说他的钱孙子辈都花不完,但他却想让孙子的孙子都有钱花。

  现在的老李爱看书,父亲过世后,他本来想把父亲的书都烧掉,但考虑过后他留下了那些书。他说自己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他要把这些书传给他的儿孙,希望有一天能做到“诗书传家”,那时候他的生意就能在有知识的后辈手里越做越大。

  跑题了,还是说我买房子的事儿。儿子们在学业方面都不成器,我失望之余,把希望放在了孙辈身上。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读过书的人有种发自内心的敬意,但那肯定不是来源于父亲。后来我想过,也许在我一直以来的意识中,我觉得如果我当年能够上学读书,我所取得的成就肯定比现在大。

  外孙子学习倒不错,我不喜欢他的性格还在其次,他毕竟不跟我的姓,培养出来也不是自己人。孙子从小学到初中,我都花钱送他去市里最好的学校。他成绩一直并不突出,但两年前他阴差阳错地自己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这让我的血沸腾起来了。听人说如果有北京或者天津户口的话,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就会高很多。于是我在天津买了房子,把他的户口迁过来了。

  现在孙子高三了,已经转学到天津,我在这儿陪着他。我本来是没这个决心放下生意来天津陪他的,尽管他现在是我的重点培养对象,但是前年,妻子去世了。这对我的打击很大,我脾气不好,这么多年她吃了很多苦也受了不少委屈。她临闭眼前让我跟她保证把生意交给儿子们,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让我别再给儿孙当牛作马了。我当时只是稍微一犹豫,她就去了。后来我在她的坟前忏悔,我说我并不是不想轻松些,而是确实没人能继承我的事业啊。

  她走后的日子我一直噩梦连连,梦里都是她劝过的那些话;我也梦到过父亲,他说的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读书人才是上等人”;我也梦到过岳父——那个改变我一生的开明老人,他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把世界让给年轻人吧”。我大病了一场,以至于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儿子们并不像我想的那样薄情,他们的焦急和担忧都是发自内心的,就如同妻子去世后他们的嚎啕大哭并不是装出来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是自私的,我这奔忙一生,说起来是为了父母儿孙,但说到底,更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

  我病好后孙子正好也要转学来天津了,与其说我是过来照顾他的,还不如说我是逃到了天津。我把生意交给了两个儿子一起打理。天高皇帝远,让他们折腾去吧;不管他们做什么,我眼不见,心不烦。

  我想我是彻底放下了。如果妻子看到这一切,她一定会感到安慰的。

  后 话

  闲暇的日子多了,老李看了父亲留下的那些书,也有时间想想自己这一辈子。前两天他大儿子专程从家里过来看他,不仅带来了他喜欢吃的家乡菜,还有兄弟两个商量出的工厂的新规划。老李没有看,说让他们俩商量着办。他当时对儿子说不再管生意上的事儿,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看了之后肯定会反对。

  春天来了,又到了旅游高峰期。他曾经许诺过要带妻子游遍全中国,但现在再也无法实现了。三月份他独自去了桃花堤,看着阳光下绚烂的桃花,他哭了,那是妻子最爱的花。“我忙了一辈子,到最后非但没让身边的人高兴,自己也不高兴,你说我这是为了什么。”老李揉了揉眼睛,不让眼泪流下来。

  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即将到来的6月里,孙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那时候他也就会离开天津,回到他出生的那个能闻到泥土气息的小村庄。

编辑推荐:
为了小 三,他从富翁变破产
50岁那年,我居然离 婚了
我和美 女同事的10年暧 昧
寂寞女 人与民工的一夜 情
情感故事 情感 富豪,败家子,豪门,妻子,离婚,去世 终于成了富翁,妻子却走了

下载本小说
热门小说
相关推荐
热门搜索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www.mn8848.com 关于我们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