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我家姊妹3人,我排行老大。上世纪90年代,爸爸和妈妈要负担3个孩子的上学费用还要赡养年迈的奶奶,家庭情况很是拮据。
家里的老房子,也摇摇欲坠。爸爸不放心奶奶和我们,没有跟同乡一起出去打工,而是坚持在家乡用他的小推车开展了他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当时有点钱的同乡都开始翻新房子了,昔日的草房变成瓦房,用沙量越来越大。爸爸心眼灵活,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商机。
可是我们家没有钱,没有运沙的车子,爸爸就决定自己推着小木车去淘沙,然后推回来卖给相邻,一车沙1块钱。
由于这个活是纯粹的体力活,收入也不是很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而淘沙的路途比较狭窄,泥泞,也不适合大车出入。
所以即便是有钱的同乡家中虽然有拖拉机或者手扶车,一般也无法自己去拉沙,他们就买爸爸的沙子。爸爸为人老实本分,虽然沙子是按车卖的,多装一铁锨,少装一铁锨,别人也看不出来,可是爸爸还是坚持多装。
那时候,来找他推沙子的人络绎不绝,他一时间“垄断”了当地的沙子市场。
所谓“垄断”,也不过是因为他是唯一用木车子推沙的人,即便订单再多,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一天也就是推个30车沙,也不过才赚30来块钱。
(图文无关)
当时我上高中,花钱最多,弟弟和妹妹都还小,花钱相对较少。我一年的学费接近1000,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得100元,这些钱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
对我来说却比千金还重,我清楚地知道,它需要父亲来来回回从沙塘到村庄多少趟可以赚来。无论严寒酷暑,父亲一直用那个小推车,一步一步地推着湿漉漉的沙子,汗珠子流过脸颊,然后流到地下,同那些沙中的水一起淌在路上。
天长日久,竟然形成了一道道深深的辙痕。
有好心的同乡就跟他说,你让老大退学吧,她是丫头,上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给别人啊?
每次回家的时候也有人跟我说,“你爸爸啊,他太累了。那车上的盘带一天到晚地挂在他的脖子上,他瘦的眼睛都陷下去了。
好多女孩都退学打工去了,你看看人家二妞,一个月还给父母拿回很多钱来呢。”说完用带着抱怨的眼神看着我,然后摇摇头走掉。
我知道,爸爸是个老好人,村里的人心疼他,觉得他这样拼命供一个女孩子上学不值得。
为了早日减轻家里人的负担,我报考了当地一所师范院校。但是一年好几千块钱的学费又让我们全家犯了难。
(图文无关)
那天,爸爸在那里抽了一下午闷烟,然后骑着车子走了。凭借他在村里的为人和对老人的孝顺,对亲戚朋友的宽厚,他竟然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帮我借到了一年的学费。
他告诉我,好好读书,争取早日找到好工作,也不枉他辛苦一回。接过那沉甸甸的学费,我知道,爸爸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又要为了还这些钱起早贪黑往返沙塘和家多少次。
因为懂得,所以更加珍惜。大学几年,我没有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我凭借优异的成绩找到了好工作,工作几年之后我又辞职开了公司。
我在办公室放了一个木车模型,借此提点自己。好多不明原因的人都问我,老板办公室为什么不放“招财进宝”和“日进百财”的吉祥物,而偏偏放个破木头车子?
我只会冲着他们笑,有谁知道,是它延续了我的梦想,是它让我免于成为一个普通的打工妹,是它成就了我今天的一切?
回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回想起父亲用小车为我支撑起来的求学路,多少辛酸,多少汗水,爸爸一个人承受着,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一片蓝天。再苦再难,爸爸都没有放弃过。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物尚有不忘本之情,我岂能有忘父之念?有父亲在,每天都是父亲节,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