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性故事 夫妻情感 性爱小说 麻辣婆媳 职场男女 桃色恋情 婚姻城堡 同居男女 一夜情

父爱如山,他就像棵参天大树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凤凰网)

 


  □倾诉人:萧逸 女 四十岁 □职业:文秘 □倾诉方式:网络QQ  □本版人物均为化名(图文无关) □本版撰文 时和懿

  “爸爸”这两个字,我已经三年没有叫出口了,每次只能在心里一声声呼唤着。

  3月24日,刚好是父亲三周年祭日。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女儿,这三年我一直没有勇气面对父亲离世的现实。打小开始,在我心里,父爱如山,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虽然七十多岁开始两鬓斑白,但他依旧精神矍铄。我们从来没有父母会有的忧患意识,可是,86岁高龄的父亲不是变形金刚,他身体机能终究难逃苍老和衰竭。当我们还沾沾自喜炫耀父母双亲高龄健朗的时候,却怎么也没有料到,父亲有一天会卧床不起。当父亲因为肾脏衰竭再也不能动弹,儿女们傻眼了,除了呼天抢地追悔莫及,没人能有回天之术挽留慈父的生命。

  冠心病,肾衰竭,当我抱着父亲已经浮肿的双脚按摩的时候,其实他正在死亡的边缘靠着自身的顽强在挣扎,而我却浑然不知。

  父亲生日那天,我亲自去蛋糕店定制蛋糕。那天春光明媚,阳光普照,孩子们把老寿星推到阳台上晒太阳。父亲坐了大约半个小时,就说有些累了,示意我们要回房间。父亲一个人躺在床上,孩子们在客厅分吃蛋糕。而我是多么希望通过祝寿庆生,让大家热闹一下,把晦气统统轰走,祈福父亲的状况能尽快好转过来。我一直以为,父亲的身体躺几天就会没事了。过完生日的第二天,我们就返莞上班。回到家的第二天上午,东莞原本晴好的天气,却莫名其妙地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更加奇怪的是,在同一时间内,家里后花园鱼池里的鱼也莫名其妙地死了几条。紧接着,哥哥的长途电话里传来噩耗……怎么也没有想到,两天前的生日当晚,就是女儿跟父亲的生离死别。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再见父亲时,已经是在殡仪馆的灵堂。仅仅一天时间,父亲跟女儿阴阳相隔。当我走进殡仪馆的大门,看到父亲的名字高高悬挂在横幅上的那一刻,我才确信父亲是真的永远离开亲人了。无论我如何坚强,此情此景,我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父亲躺在水晶棺材里,是那么安详平静,像是睡着的样子。我握着父亲的手痛哭不止,父亲的手骨瘦如柴,手背上还残留着打针之后没有散去的淤紫,似乎还有余温,就像头天刚刚握过的手。可此刻,父亲却永远不能张开眼睛看女儿一眼了。我跪在父亲的身边细细端详,深深忏悔。

  “爸爸,您是真的走了吗?姊妹几个,您最疼爱的小女儿最像您,鼻子,嘴巴,气质,您怎么舍得撇下我走啊?我还没有给您做过一餐饭,还没有来得及尽孝呢,您教我如何安心哪! 爸爸、爸爸、爸爸……”

  我跪在灵柩前深深忏悔,当父亲的遗体被工作人员推进火化室的那一刹那,我的心像是被人活生生抠走,我号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不顾一切地想冲上前阻止他们……

  几个小时过后,当父亲的灵魂化作青烟,骨灰被装在汉白玉的盒子里,我抱着盒子又是痛哭。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这三年,我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过失,心中背负着沉重的内疚让自己无法畅快。这半年来,我患上了焦虑症,医生说是轻微的抑郁症。其实,我很清楚,这是内心深处的纠结。每一个不眠之夜,只要眼睛一闭上,全是父亲痛苦求助的眼神。

  三年前那次父亲生日的当晚,我因为要赶第二天早晨的飞机返莞上班,晚饭后我走进父亲的房间告别。父亲当时躺在床上,因为喉咙里的痰堵着,呼吸似乎有些困难,他喘气的声音很大。我扶父亲起床,给他喂完化痰的中药,就蹲在他膝前帮他按摩水肿的双脚。这时,父亲坐在床边,冲着我不停地喃喃话语,还带着手势比划着。可我当时根本听不清父亲说什么,那些手势又是想要表达什么,我一遍遍问,还一次次把耳朵凑过去听,可就是搞不明白。

  现在想想,我真是愚钝到了极点。我当时还有点奇怪,父亲怎么会在一夜之间老成这样子,连说话都开始含糊不清了?还有全身水肿这些征兆,我们姊妹当中居然没有一个人知晓这些是表示生命垂危的信号。

  父亲当时坐在床边用右手扯着左袖口比划着,嘴里喃喃地说:yao-c(s)-h-i……z-h-e-n……z-h-e-n……父亲的这些语言和手势,让我误以为父亲要保险柜的钥匙,他指着衣袖是表示要针线。因为父亲以前总是把钱锁在柜子里,从不舍得花,说要留给孙子。父亲还喜欢自己缝缝补补,每一次旅游,他总是把存折之类的东西偷偷缝在那套贴身的中山装里。

  后来我才突然醒悟,父亲呢喃的yao-c(s)-h-i根本不是钥匙,而是“要药吃”;父亲揪扯着衣袖说z-h-e-n,他本意不是要针线,而是要手腕打针。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天啊,我真是天字第一号蠢货。其实父亲当时已经感觉到自己危在旦夕了,他扯衣袖,要药吃就是一种求生的信号,我却没有领悟。我不但蠢到极致,还那么粗心大意,我真是罪不可赦啊!如果当时不是因为自己愚钝,如果父亲及时被送到医院,他就不会那么早与亲人阴阳相隔了……

  即使父亲在天之灵能宽恕女儿,我的良心却依然不好过。三年过去了,我始终不得轻松。三年前,父亲还健在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特别想家。于是便深有感触地写了一篇人间重晚情的文章,并对周围的同事说:“家里有老人的话,要及时敬孝,孝不等人!”我对丈夫说,请假回家吧,长这么大,一直忙着上学、工作、恋爱、生孩子和琐碎的家务。眼看着父母一天天苍老,做儿女的却从来没有想到过,给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的爹娘做一餐可口的饭菜。孩子跟父母越来越疏于交流了,每次只是给钱送物,却很少去体恤老人的情感需求。人在真正步入老年的时候,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反而越来越淡薄。孩子的地位越来越高,房子越换越大,可父母依然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父母不愿进城,却盼望着孩子们常回家看看,说说自己的喜事,给老人一点唠叨的时间。

  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会突然觉悟到,自己也有老的一天。儿女的翅膀硬了,飞离了老巢。巢穴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人望眼欲穿,翘首以盼。这种情景每每回想起来,就让人内心潮湿,心酸不止。

  每次看到街上颤颤巍巍的老人,我总有一种想上前去搀扶的冲动,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不正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写照么?可惜,我再也不能搀扶着父亲的胳膊过马路,上台阶,在花园散步了。自从远嫁有了自己的小家,探亲的次数逐渐减少。父亲每次从电视上看到那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就会像个孩子似的大声叫母亲:“快来看,这个主持人多像咱们的小女啊!”那段时光,父亲每周都会在同一时间锁定那档综艺节目。我知道,沉默寡言的父亲并不喜欢看电视,他不过是思念小女而已。父亲总担心我们回家一趟劳累又花钱,他对儿女的思念就这样埋在心里浅酌。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我对父亲的遗憾不仅于此。父亲前半生戎马生涯,是最值得记录的。只可惜,那些让父亲引以为傲的历史,并没有让年幼无知的我过多了解。当父亲被兄长们一次次追问而回忆历史的时候,我却在为一些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故事着魔。当我想用文字为父亲效劳的时候,却永远失去倾听的机会了。

  父亲最风光最荣耀的时期莫过于解放前。他14岁就跟随了部队,后来上了黄埔军校,还得到过蒋介石亲自发的军饷。父亲24岁娶了18岁的千金小姐,是因为当时外婆看中了父亲一身戎装的英武气质。虽然母亲心中有更大的理想并不愿早早出嫁,怎料一场家庭变故,母亲不得已才跟着父亲随军了。那一年蒋介石下令部队逃去台湾,父亲为了母亲和大哥而滞留在了大陆……从此过着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流浪日子。文化大革命,因为历史问题,父亲没少被拉去游行,隔三差五挨批斗。

  母亲是个见过世面的睿智女人,早年也是童子军成员,性情刚烈,且有着与生俱来的胆识,使她从不惧难怕事。母亲从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虽然也会有大小姐脾气,可她是那么坚强和伟大。在那些困苦不堪,受尽凌辱和折磨的日子里,每一次都是母亲挺身而出,捍卫丈夫的尊严。又是母亲天生的积极乐观精神,带着一家人平稳过渡到和平年代。

  父亲和母亲因为俩人的出身背景和历史,使他们的感情好了60年,也闹了60年。母亲有过人的胆识,因为家庭和孩子的拖累,一直没有实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父亲因为“不光彩”的历史,一直被时代打压而改变了个性。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做事谨小慎微,活得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对生活没有半点挑剔只有接受。父亲的低调和沉默,在母亲眼里就等同于懦弱和窝囊。父亲说受母亲专制60年,母亲说自己做老妈子60年。而作为儿女,我们始终没有任何人能做清官,评判不了父母因为历史造成的创伤和恩怨。但打小,我就一直是父亲的忠实拥护者,在心里我其实是百分百偏袒父亲的。只有当自己成为人母之后,才体恤到母亲作为女人的不易和艰辛。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母亲从小受过私塾教育,上过女校,解放之后,很多次机会可以让她飞黄腾达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可是,因为生育太多儿女,为了照顾家庭,她不得不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一直心有不甘的母亲整天唠叨父亲后半辈子活得是如何窝囊,而父亲心里的失落和伤痛,总是通过沉默和一声声叹息宣泄出来。

  我经常看到父亲望着远处若有所思,他甚至感叹活着真是没有意思。尤其是当海峡两岸通联往来之后,父亲和自己当年的老战友、警卫员相拥时老泪纵横的情景,至今让我伤感犹新。父亲只有提及往事的时候,眼睛里才会焕发神采和光芒。

  我可怜的老父亲啊,心底的悲苦向来都是深埋在心底,生活的重担都是一个人扛。动乱过后,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干过苦力,卖过血。把孩子一个个供养大了之后,自己却老得不能动了。当父亲化为轻烟上了天堂,孩子们才突然幡悟,父亲一辈子从来没有给社会给儿女提过任何要求,哪怕是一句“我想吃什么”的言语都不曾听到过。父亲没有贪图没有奢望,不给任何人添麻烦,只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发出过求生的信号……

  母亲虽然唠叨了60年,年轻时跟着父亲南征北战,经受了兵荒马乱的恐慌生活,以至于到了晚年,对大环境的安全充满了质疑。母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己也是手脚不灵便的年纪,却还要悉心照料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儿。母亲虽然对父亲年少轻狂犯下的过错耿耿于怀,却始终对父亲不离不弃。父亲从来没有褒赞过母亲,却在临终前的那个晚上,拉着母亲的手眼角湿湿地说:“老伴儿,我这辈子对不起你啊!”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母亲为了这句话哭了几天几夜。女人这辈子,最想要的就是自家男人的疼惜。可父亲天生是个感情粗犷的人,不会说好话,不懂得体恤女人。加上大男子思想作怪,也从没肯定过母亲的功苦。父母之间的纷争长达60年,家庭圆桌会议不知开了多少次,但每次都是不欢而散。一句“对不起”的诚意道歉,愣是让母亲在委屈中等了60年,两位老人终于冰释前嫌了,父亲却撒手西去了,留下母亲独自承受孤苦。

  清明节来临前夕,适逢父亲三周年祭奠,思绪有点凌乱,哀思剪不断,写下这些文字,是想提醒晚辈们——孝不等人,善待健在的亲人,重视血浓于水的亲情。请谨记一句话“千孝不如一顺”,不要总想去扭转父母陈旧的观念,而是让我们这些晚辈去顺应他们的开心吧。当我们整日追逐身外之物的时候,说不定父母两鬓早已斑白,身体早已不再健康,而我们却浑然不知没有觉察。有些东西莫等失去时才发现缺失,莫等失去时才知道重要。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情感故事 情感 父爱,如山,他就,棵参天大树 父爱如山,他就像棵参天大树

下载本小说
热门小说
相关推荐
热门搜索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www.mn8848.com 关于我们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