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越来越多保持着同居关系的年轻人患上了“婚姻恐惧症”而不愿意走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在中国,另一个群体却声称自己想要建立必须没有性的无性的婚姻——为此,这些“无性一族”在婚前需要相互承诺:在不进行性生活的基础上结成夫妇关系。
无性的婚姻
一类人群是需要性却不要婚姻的,而一类人群却是要婚姻而不要性。这些现象的出现不禁使人们要反思: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选择的“婚姻”这种两性结合的模式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人一定要结婚吗?结婚后一定都是需要性的吗?
无性的婚姻,也许自古以来就有之,古人们碍于道德规范而不敢大谈性事,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人们对于性谈的很多,不仅要求性的质量也在谈性福。生活中有很多人其实就处在这样的不性之中,也许是因为责任,也许是因为世俗人的看法,不敢说再见,但我觉得,人生活在世,是有爱,有责任,但如果一个人不快乐,两个人也都不会开心,与其痛苦的维持婚姻现状,不如分手,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你要面对两个人生活的圈子,也许分手了,你会有更好的生活,也许你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婚姻为你带来的痛苦,但是,婚姻只有爱是不够的,勉强的去维持一下表现的风光,痛苦还是在心底的。
无性的婚姻
有一种无性的婚姻,是婚前没有婚检造成的,或者不太相信人在性事上还会有问题,一种无知造成的后果。有一些情况可以通过现代的医疗手段去治疗,如果治好,性加爱也许才会有美满的婚姻,但如果治不好,与其将就这样的婚姻,不如选择分手。离婚在现在不是一个贬义词了,因为没有人会拿离婚当儿戏,只有不得己才会分开,分开时也是一种解脱。以前朋友曾经和我说过,有一对这样无性的婚姻的夫妻,结婚才五个月就离婚了,就是因为没有性,两个人既然选择了婚姻,就不可能没有爱,可是爱并不能够代替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你面对婆家娘家的人问你,为什么还不要孩子时?你是要如何回答,说出事实真相,别人是不再问了,但大家又会不解,这样的婚姻为什么还要维持?如果你说是因为爱,不舍,那真的是太天真的说法了。
无性的婚姻
现在的人都很现实,婚姻不是虚拟的,要有性,要有孩子,有未来的希望,也许丁克家庭出现的很多,但并不表示他们之间没有性,只不过是不想要孩子罢了。还有一种性,并不是结婚初没有性,而是因为婚后某种原因,在有了孩子以后,双方或是心理或是生理原因,没有了性。如果说年龄大了,四十岁以上的婚姻,这样维持,也许可以生活,尽管婚姻中少了些什么,但将就着也可以过下去吧。但如果双方都很年轻,这样的痛苦短时间可以用爱来填补,但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到彼此的关系,夫妻间不是仇敌,当爱因为性而慢慢的变质时,不如选择分手,不过是哪一方的过错,不能提供给对方性生活的,就是不适合再维持这种婚姻的。有性生活的婚姻中人,永远也不会理解无性婚姻中人的痛苦,如果说无性的婚姻只有爱就足够了,那又何必去结婚呢?
无性的婚姻
人有时是很独立的,如果有爱,那么父母之爱,亲友之爱,也足以让你可以有分担痛苦的朋友,何必去结婚?如果你为了孩子,可以将就下去,这样的人思想中还有很传统的东西,世人的看法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去想以后的事。但如果没有孩子,却生活在这样的无性婚姻中,让生活没有一点的情调,什么叫真爱?有人觉得自己如果有真爱就可以了,可以正常的生活下去,我是不相信这种论调的,如果你没有孩子,也没有性,你的婚姻可以维持多久?现在没有性的婚姻太多了,看看离婚者中,有多少就是如此的,我支持这样的分手,走出来,发现外面的天空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