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凤凰网)
讲述:疾风(化名)
性别:男
年龄:60岁
学历:大专
职业:退休
时间:3月4日
他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却在父亲和丈夫这两个角色之间走钢丝;他非常富有,但是钱带给他许多烦恼,钱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一块试“心”石。
疾风(化名)缓缓出现在我的视野。和所有艰辛创业的人一样,他有着一种难以动摇的表情,目光坚定,脸上写满沧桑。“我来说说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他是这样开头的,但60岁的疾风,从顺风顺水的坦途走入举步维艰的坎坷,又披荆斩棘冲出重围,他想谈的又何止教育呢?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交权
公司亏败如水推沙
2005年,我刚过知天命年不久。那时候的我应该是意气风发。手里积蓄了一些存款、房产,还有一个资产几百万的公司。在武汉,我算是日子过得很殷实。
衣食无忧,我开始为儿子劲知(化名)着想,我总盼着他能够早日成人,把这份家当和衣钵传下去。
1983年,我从一家大型国企“下海”,没过几年,我的身家已经相当于十几个“万元户”。不幸的是,在我35岁那年,妻子因为一次医疗事故离开了我和劲知。
儿子在我一手抚养下长大成人,从读书到就业,再到结婚,都是我一手操办。这孩子天性单纯善良,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那时候我很天真。劲知从几岁开始就失去母爱,我一直想对他补偿。我以为金钱就是最好的补偿。
儿子毕业后在一家电脑公司做管理,我去探望他的时候,看到一个消瘦的劲知,便心疼他这份苦工。“算了,你回武汉,老爸把生意交给你打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劲知成了我公司的接班人。
这家企业交给劲知的时候,旗下有十几家门店,几个分公司,员工最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人,每年的收入可想而知。我没有想到的是,商场如战场,劲知不善经营,短短4年时间,我打拼回来的这番事业亏得干干净净。
我知道劲知不是帅才,可没想到公司垮得这么快!劲知没脸见我,一个人偷偷去打工,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块的样子。这样的窘境被我看在眼里。我再不出手帮帮他,可能连他那个小家都要散了。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奋起
妻子不满冷战揭幕
说来也巧,当劲知的公司火烧眉毛的时候,一个生意上的朋友找到我,想要跟我合作一个项目。我很清楚这位朋友的底细,他并不是那么靠谱。但我急于“重出江湖”,把劲知带出来,所以答应了朋友的提议。
朋友提供核心技术,我负责资金,一股脑投入100多万,项目很快上马。但在他的核心技术里,因为一个关键要素的缺失,导致产品存在致命缺陷。第二批货出了事故,一眨眼就赔了40万,我再去找那个合伙人,他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一下子站在了分岔路口。往左走,100多万元打了水漂,血本无归;往右走,意味着我必须盘下这个公司,投入更多的钱,杀出重围。
我决定接下这家公司,做出点名堂来。偏偏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拦在了我的面前,那就是我现在的妻子丛芳(化名)。
说起和丛芳的相识也颇为戏剧性。前妻走后几年,我去外地开会,认识了丛芳。第一眼她就让我心动,我还故意坐在她对面,散会就追过去,装作偶遇。丛芳家里也做生意,我们有共同话题。她是那种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佳人,尽管小我10岁,我还是对她倾心不已。
丛芳的家人对我很满意。我们就这样走到一起。我和她有了一个孩子。在我用尽全力想把劲知栽培成人时,丛芳心里起了疙瘩。对于这个合作项目,丛芳一开始就不满意,觉得我太偏心,太冒险。等到项目出现危机时,对于我“飞蛾扑火”般的决定,她更觉得不可思议。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冷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曙光
心血付出迎来回报
要独自研发出更完美的技术,不脱掉一层皮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疾风岔开话题,问我知不知道他执着到了什么程度。他拿出一份房屋买卖的单据。那是他为劲知准备的一个门面,有500多平方米,“这个门面如果放到今天,5000万元都不止,不过那时为了筹钱做研发,我用很低的价格出手了。”
我用了三四年时间,北上南下,一一考察那些先进的企业,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等到这个项目雏形初现的时候,我已是这个专业领域的半个专家了。
也是在这几年时间里,我和丛芳的冷战异常惨烈。一对夫妻,竟然有三年时间互相冷漠,最多是在吃饭时喊一声“吃饭了”,整个晚上再无交流。我第一次觉得住在一个大房子里多么寒冷……
此时,项目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产品需要到国家质检局进行检测,一笔不菲的检测费,让资金几乎见底的我捉襟见肘。没奈何,我只能跟丛芳商量,把住的房子抵押借贷,这样我付出无数心血的结晶才能顺利拿到“准生证”。
不出我意料,丛芳坚决反对我的提议。我很平静地跟她说:“既然如此,我也只能尽最大努力,保住你应该得到的那一份财产。我们离婚吧。”我拿了几件衣服走出了那个家门。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
犹豫
破镜重圆顾虑重重
项目顺利过关,只要找到合作者,我前几年付出的所有努力,可以在一刹那得到回报——这就是生意场。令我欣慰的是,劲知看到他的老爸这样努力,看到家里地震一般的巨变,他也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开始全力投入到事业中,那种敬业精神在他身上日增月进。
劲知的变化也让我知道,其实对一个孩子好,绝不是简单给他金钱,而是培养他的生存能力,培养他的精神。
令我纠结的还是丛芳。我们离婚之后我并没有急于搬出去,而是在家里住了几个月,目的就是看看有没有转机。但是冷战依然在延续,最后我终于受不了,找了一间三四十平方米的小房子住下。
不过,我的项目渐渐有了起色后,她向我表达了重修旧好的想法。那天她叫我回家修灯泡,便跟我说,她希望能和我重新走到一起。
说实话,我有些犹豫。毕竟我是在那样一种氛围和处境下离家的,我不得不迟疑,在我走出低谷前途光明的时候,她想要复婚是怀有怎样的动机?但我也有自己的割舍不下,在花甲之年我还能图什么呢?不就是一个平和安乐的家吗?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