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各大网站和论坛这几天都在转载和讨论一个4岁女孩性早熟的事情,据说跟晚上开着小夜灯睡觉的习惯有关。孩子的妈妈得知医生下的结论后,还特意发帖提醒广大家长。这不禁使得不少家长心里咯噔一下。
这位母亲,说自己女儿芊芊4岁多,前两天带到医院检查,被医生诊断为性早熟。
经过检查,医生说是芊芊体内的褪黑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了性早熟。而所谓的褪黑激素是人体在晚上睡觉时分泌出来的一种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激素,其作用就是防止孩子性早熟。
接诊的医生怀疑,芊芊之所以会出现褪黑激素分泌不足,应该跟生活中的一些“光污染”有关。因为当孩子受过多光线照射时,松果体就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像长时间对着电脑或电视屏幕,或是晚上开灯睡觉等习惯都可以算在“光污染”的范畴内。
医生的提醒让芊芊妈妈傻了眼,因为孩子怕黑,他们一直在芊芊晚上睡觉的时候亮着床头小夜灯。
儿童性早熟主要由食物引起
不过对于孩子妈妈网帖里的这一说法,杭州不少医生有不同看法。
一盏小夜灯真的会像太阳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促使孩子加速发育?
记者咨询了杭州两位专门看儿童生长发育的医生,她们都觉得小夜灯不应该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主要原因,就目前临床确诊性早熟的孩子来看,最关键的还是跟吃的食物有关。
两位医生都认为,晚上孩子开灯睡觉始终是不科学的。因为人体各种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昼夜规律,像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最旺盛,如果睡觉时开着灯,各种激素的昼夜分泌就会被打乱,确实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