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袁崇焕之孤城

第248节

关于斩帅问题,商羊舞先生和usstedu先生在百度袁崇焕吧追溯历史引经据典有精彩发言;另有usstedu先生、云龙且先生等与剑如秋水之寒先生、断臂残刀疲败兵先生等的关于“尚方剑”的辩论。
        总之,还是上一篇文章中的那句话:袁崇焕因肩负复辽重任之杀毛文龙,正是非常之人于非常之时而行非常之事。或者如网友usstedu先生在《【讨论专区】东江斩帅》的发言:“1、袁崇焕有权定罪,2、袁崇焕有权杀,理由:尚方宝剑。”
        质疑二:袁崇焕复辽无望,只好谋款,借以塞五年复辽之局,然而又惧怕毛文龙掣其肘,从而借口十二罪斩之,欺蒙皇上,实属罪大恶极。”
        反驳道:“否! ——袁崇焕之与皇太极议款,的确有言有行,这一点袁崇焕自己从来也没有隐讳,何况在其上疏中,还有‘和为旁著’一说。谁都明白,袁崇焕这是将议款作为其五年复辽方略之必不可少的一环,错了吗?没错!前面说过,争取时间而已,这是其一;其二,在其议款之中,袁崇焕并没有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一切都光明正大。错了吗?也没错!又何必“欺蒙”?其三,至于复辽无望,谁竟有如此断言?袁崇焕自平台召见到杀毛文龙、还未及一年,此时即能掐会算作算命先生状、料定其不能五年复辽,岂不可笑至极?关于“五年复辽”的问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文中已经谈了很多,除了一辨中的六个问题之外,这些人难道将袁崇焕崇祯二年五月六日的《为商定恢复之谋疏》也要故意视而不见吗?其四,所谓求款以塞五年之局一说,更可以休矣!毛文龙,不过东江镇一总兵,乃袁崇焕之下属,又如何能掣其上司议款之肘呢?持此说者不觉得荒唐么?”
      
        关于袁崇焕“以谋款则斩帅”“斩帅以践虏约”的问题,不少反袁者曾不厌其烦地一再搬出“明末汉人同胞冒着生命危险写下来的血泪史书”的记载(见网友222.244.156.*《关于袁,为什么汉人写的历史书都惊人的一致?》),来证明他们的质疑,却又一律选择性地无视这些记载的来源,这恐怕已经不是无知无畏的问题了。从本质上说,这只是一出滑稽剧,虽然自开始上演就十分蹩脚,但也蒙骗了不少人。是该拆穿的时候了——限于篇幅,这将在下一篇中作专题述评。
      
        质疑三:“毛文龙之据东江,为朝廷屡建牵制之功,而袁崇焕却杀之,倒为皇太极解除了后顾之忧,用心何其毒也!仅此一罪,也该斩立决了! ”
        反驳道:“不! ——东江其地,形势所在,足成牵制之地;然则文龙其人,只图富贵,并非牵制之人。对此,朝野早就有共识了:天启六年,兵科给事中薛国观指出:‘今岁正月,敌倾巢入犯……文龙一似不知有牵制者。’(沈国元:《两朝从信录》);崇祯元年,兵部尚书阎鸣泰上疏:认为毛文龙之牵制“终属虚着”,从而提出了移镇的动议(《崇祯新政纪略》);“工科给事中潘士闻也弹劾毛文龙:‘故智将动有成算,勇将所向无敌。未有翱翔海上八年者,未复一城一池而可以言智,敌来深匿穷岛、敌去仍言牵制而可以言勇。’(《崇祯新政纪略》);山东总兵杨国栋也曾列举文龙十大罪,其二曰:‘设文龙于海外,原为牵制使敌不敢西向也,可敌数次过河,屡犯宁锦,全不知觉,牵制安在?’(《崇祯长编》元年八月庚戌)……瞧瞧吧——这些就是毛文龙所谓的‘牵制’!
      
        “如果说,对明朝官员的上述弹劾疑有党争成见的话,那么,十分熟悉毛文龙内情的朝鲜的看法,当可作为佐证:一曰‘毛将所为,不思甚矣。贼冲宣川,不过数百骑。不发一只箭,骈首就戮,有同群羊之见猛虎,其无胆勇,据此可想。’(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一);二曰‘以其兵力观之,似无剿胡之势……虽或见小利而动,恐难举大事耳。’(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二);
      
        “三曰‘毛之军势疲甚,其意只欲安座岛中,享其富贵而已’(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四);四曰毛帅‘蛰居孤岛,徒事张皇……今则只享富贵,无意进取 。识者皆忧其终不利于中原,且为我国之深患!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五十二)
        无须再列举更多,这些就已经足够说明毛文龙牵制的本质了——不是吗?连朝鲜国都心存忧虑:不仅忧毛文龙之‘终不利于中原’,且忧毛文龙更为其‘深患’——毛文龙的‘牵制’,只不过是有名无实的虚套罢了。(关文发:《袁崇焕诛毛文龙》辨析)
        系统记述并评论毛文龙据皮岛始末者,乃李光涛先生——他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撰写的长篇论文《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堪称六十多年来研究毛文龙、袁崇焕这段历史公案的基石。笔者读之获益非浅,相信有兴趣者读后对袁崇焕之杀毛文龙也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今特录其前言于下:
        “毛文龙明史无传,仅熊廷弼袁崇焕等列传及朝鲜传附记之,又皆略而不详,是非不能明。明制,非五府官不领兵,而弄臣又以总兵官为极品,文龙始以都司虚衔出海,不数月,实授总兵官,专制一方。挟朝鲜之势,居东江九年,用牵制之名,遂专利之实。又厚结内党,尊之为父兄,于是无功而爵位益高,至封辽东伯。据天启实录,帝不名文龙,而呼为毛帅,其眷顾可想见已。至兹恃宠而骄,嫚骂一世,顺之则生,逆之者死,如登莱巡抚陶朗先,参政谭昌言、御史夏之令,皆尝劾文龙不法事,或死于狱,或导懑呕血死,(陶朗先之死,见天启实录五年十月己亥,昌言等之死,详后)。又天启六年登抚武之望,因劾文龙为古之“安史”,亦劣处以去。自是终天启朝,东江之事,不惟无人言之,亦无人知之矣。以地理言,东江本朝鲜附近海岛,据鸭绿江口,去辽阳不过五百里,而兵科给事中薛国观疏则云,去奴寨二千余里,去宁远亦如之,诸如此类甚多。因之文龙乃得冒功冒饷,益肆欺罔,抑之“刘豫”,悦之亦“禽兽无异”。朝廷期以“联属国牵奴贼”,而文龙则私通金人,约夹攻中原,且云,朝鲜文弱,可袭而有之,即朝鲜古卯之祸,亦由文龙而起。明廷岁糜无数金钱,转饷海外,结果乃如此,真可嘅已。及文龙被诛,未几,有孔耿之叛,屠山东殆遍。孔耿皆文龙养孙,崇祯六年夏,率叛徒数百艘投金国,金人致朝鲜国王书称孔耿有二万之众。金国之汉人,则有帅众归来王事将成之奏。凡此之类,据天聪七年奏疏册,不胜枚举。所谓金国汗即因此自大,积极进图中原,于是屠旅顺,降朝鲜,取皮岛,以及丙子以后历次“虏变”,并甲申亡明之役,皆此毛众协力之功也。文龙死后之流毒又如此,固明帝之所不料也。凡上所举,据一天启实录、朝鲜实录、崇祯长编、明清史料诸书之记载,为长编以记之。则毛文龙事迹,始可一览了然,而世之妄惜袁经略杀之者,可以杜其口矣。”
      
      


上一页    

共有248条记录; 当前248页/共248页   

[首页]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尾页]


第248节_袁崇焕之孤城在线阅读_雪白山明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1 t:214-11287]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2e31c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