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可以防止精液进入阴道,起到防止怀孕的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被用作避孕工具,避孕套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避孕套可以隔开精液和阴道分泌物,阻止性交时男女双方体液的互相接触,因此也被用来防止性病的传播。艾滋病开始流行后,由于没有疫苗和特效药,那些性自由盛行的国家一时又没有办法改变人们的不健康性行为,就只好大力提倡使用避孕套,以减轻艾滋病的流行。在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情况下,可减少高危性行为时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会,但是还是有相当高的失败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的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失败率为16.7%,英国社会科学医学杂志的报告则为31%。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避孕套的质量不佳和使用不当引起的破裂、滑脱。
1.使用避孕套性交影响男性快感,因此避孕套必须做得很薄,否则就不受使用者欢迎。但是越薄就越容易发生破裂。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即使是符合标准的产品也有破裂率。此外乳胶薄膜越薄,弹性越差,也就容易滑脱。不论是破裂还是滑脱,都会造成精液外泄进入阴道,同时也使阴道分泌物接触阴茎,使艾滋病病毒得到传播的机会。
2.避孕套是由薄层乳胶制成的,乳胶就是橡胶,不论存放时间较久或存放于高温环境,或者接触油类、酸性和碱性物质等,都可促使乳胶老化,避孕套因而变得更容易破裂。
3.我国市售的国产避孕套有四种型号,大号的直径为35毫米,中号33毫米,小号31毫米,特小号29毫米。使用者应根据本人阴茎勃起时的实际大小选择适当的型号,型号不当时,过松容易滑脱,过紧容易破裂。
4.我国目前市场上的商品中有伪劣产品。如果大力提倡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无异于宣传性乱,因而促使许多未婚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和促使已婚者放弃一夫一妻的道德约束而参与性乱,避孕套的需求量就会激增,市场上将有可能大量出现粗制滥造的劣质避孕套。使用劣质避孕套的结果是失败率增高。
5.使用避孕套的同时,往往要在阴茎套外涂抹滑润油。有的人常以日常用来搽手搽脸的油脂滑润避孕套,这种油脂中通常都含有凡士林一类的矿物油。据试验,阴茎套一接触凡士林,60秒钟内脆性就可增加一倍,因而变得极易破裂。
6.避孕套只能一次性使用。以前曾有介绍怎样将使用过的避孕套洗净后涂抹滑石粉保存,以备下次再用的宣传材料。这种节约显然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在艾滋病流行的今天更是如此。因为使用次数一多,就意味着破裂和失败,所以避孕套只能供一次性使用。
7.使用避孕套性交必须在射精后不等阴茎疲软,立即抓住避孕套根部,连同阴茎一起抽出阴道,否则精液就容易泄入阴道引起感染。
8.性交动作粗暴,卖淫嫖娼及性乱活动时的性交动作常常十分剧烈、粗暴,这也是避孕套在使用过程中破裂或滑脱的重要原因。
9.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避孕套有时在使用前就会有细小的“砂眼”,如果使用前不认真检查是否完好,就放过了最后检查一下质量的机会。
使用避孕套预防怀孕约有10%的失败率,如果用来预防艾滋病,失败的机会将更多,其原因如下:
1.每毫升精液中约有1亿个精子,每次射精可以有2—3毫升精液。精子数量虽大,能够与卵子结合的精子却只有1个,其他精子都不会起作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含量大约是每毫升1000万至1亿个,进入人体后的病毒却不是只有一个才能与T4淋巴细胞或其他易受感染的细胞结合,而是进入血液和组织的每个艾滋病病毒都有可能感染这类细胞。可见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所需的精液量,要远远少于怀孕的需要。这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远比怀孕容易实现。
2.精子只有通过阴道、子宫颈、子宫体、输卵管这样唯一的一条通道才能在输卵管上段与卵子结合受孕。艾滋病病毒却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的任何轻微而又细小的擦伤进入人体,甚至可以通过并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上的朗罕氏细胞使人感染,因此可以使人感染艾滋病的通道是无数的。可见感染艾滋病病毒比受孕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