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骚扰:有种性骚扰叫恶意留言
一名记者进入全国闻名的某网络聊天室后发现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取名“一吻倾心”的男子先是说出“请大家注意了:本人经过几个月的‘钓鱼’得到以下资料,绝对真实”。然后便反复粘贴出十几个各色各样女子的姓名(网络名)、职业、传呼电话等资料,声称这些女子是一些隐蔽较深的、以纯情为诱饵的不安分女人,还说出什么诸如“希望你们悬崖勒马”、“请广大男同胞节省自己的腰包,不要上当受骗”等冠冕堂皇的话语。记者随即按照此人“提供”的一部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女孩儿先是不解,然后便气愤地反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还没等记者说什么,女孩便严正以告:“请以后不要再打我的电话了!”说完便气乎乎地结束了这次通话。记者随后拨通的几个电话也无一例外是对方言语中难以掩饰的敌意。一个脾气大些的女孩儿甚至声色俱厉地大喊:“你们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有病啊!”言语中既然带上了“你们”,很明显,她接到这样陌生人的电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通过这次特殊的暗访,可以断定“一吻倾心”是一个无聊透顶的网络性骚扰者。他有自己独特的骚扰方式:和女孩聊天后要来对方的电话等资料,然后在某一个他认为适当的时候将这些积累起来的资料在网络上一并公布于众,在女孩儿被骚扰打搅的同时获得某种变态乐趣。 在宁波一家广告公司任业务主管的吕小姐,被人用网络开了一个极为荒唐和恶劣的“玩笑”,性骚扰电话纷至沓来。身心遭受极度伤害的她愤然将作恶者推上被告席,宁波江东人民法院2000年1月30日开庭审理了这起网上名誉侵权纠纷案。 吕小姐诉称,她从去年9月15日晚开始,连续接到一些电话,有的接通后马上挂断,有的直截了当表示要“做爱”。另有一些电话通过她的男友和同事找到她,表示一些下流意愿,让她感受到极大的污辱。 她打听后发现,他们是根据中华网留言板上的内容来找她的。当吕小姐看到留言内容时差点儿昏倒:“我是宁波的,想找一位宁波朋友共度良宵。本人身材好,电话……”经向中华网网管部投诉,黄色留言板于9月17日12时被关闭。 但在此期间,她和男友接到各种骚扰电话一百多个,身心遭受极大伤害,公司业务也因此遭受损失。警方侦查发现,黄色留言是两年前曾与她共事、现在某单位通信部门工作的陈某所为,陈某是9月15日晚上利用单位电脑上网发布的留言。 她与陈某多次交涉,但两个多月里陈某一直没有诚意,她只得诉至法院。被告陈某辩称,上网留言本无恶意,只是觉得好玩儿,事后才知是违法的,他愿意道歉、适当补偿。但陈某认为自己行为尚不足以构成对吕小姐名誉权的侵害,不应承担相应民事侵权责任。法庭没有当庭判决。 和上面那些被骚扰女孩儿不同的是,家住河北区的孟女士的宅电春节前被居心叵测者贴在了某网站的BBS留言板上。上面写着“天津专业妓女,外地打车报销”之类易引起好色之徒非分之想的话语。自打这条信息贴出后,孟女士家的电话就猛地“火爆”起来。最初一家人莫名其妙,因为有很多电话在孟女士丈夫接的时候会“啪”的一声挂断,而当孟女士和女儿接的时候,对方便说出“要多少钱啊”“有什么服务啊”之类的话,气得他们一家饭都吃不好。无奈之下,那些日子来的电话只好不让尚年幼的女儿接听,到晚上全家人睡觉的时候就把电话线拨下来。 面对记者的采访,孟女士表示至今他们一家都想不通究竟是得罪了什么人而引起这场“飞来黄祸”。最终,他们通过某种途径和那家网站取得联系,把信息删除后才将这场特殊“战争”平息。 可以说,网络滋生性骚扰源于它全开放性的特质:任何人登录网站后都可以任意粘贴BBS或是和自己感兴趣的异性通过键盘、“耳麦”聊天。由于双方都躲在屏幕背后,因而说什么话完全用不着考虑后果。这样,一些道德底线模糊的人便可以借此蜕变成和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或是在网络上追香逐艳,或是在网络上招蜂引蝶,在没有节制的性骚扰中滋生出黄色的“曼陀罗花”。有关专家表示,由于目前我国上网群体中30岁以下的人占了91%,其中大中学生占了75%,因而网络性骚扰频繁的现状让人担忧
:/xl/
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