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凤凰网)
离开前夫和那个家我没有任何留恋,甚至为自己终于脱离苦海而感到庆幸。然而,我却对不起女儿。因为我没有给她一个完整的家,也没有给她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今,当我即将踏入下一段婚姻时,母亲却劝我为了孩子复婚。一时间,让我陷入沉思,也陷入到痛苦的矛盾中……
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嫁给了他
2005年,我认识了我的前夫。他比我大6岁,人挺老实的。因为他的长相一般,家里的条件也一般,所以当时我父母坚决反对我们在一起。为了让前夫知难而退,我父母甚至提出了要10万块钱彩礼的要求。然而,我却不顾一切地要和他在一起,甚至以绝食的方式逼父母妥协。
最终,我父母没有办法了,将彩礼降到2万块钱,然后无奈地看着我嫁过去。
婚后的生活还算幸福。我和前夫共同努力,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婚后不久,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还没当我们来得及高兴的时候,却被医生宣告是宫外孕,幸好发现及时,否则将会危及到我的生命。自从有了女儿,家里的琐事变得多了起来,我和前夫的争吵也多了起来。而且每次吵架之后,他都要出去喝酒,然后回来和我再吵。他说当初我家里要了他们家2万块钱,我就是被他们家买来的,所以我必须处处听他们家的,无论怎样我都得忍受。
这样的侮辱还不算什么。女儿6个月的时候,因为我埋怨了几句婆婆重男轻女,为此他和我大吵起来,最后甚至动手打了我。当他举起胳膊重重地打在我的身上时,我的心伤到了极点。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回到了娘家,他没有拦我,甚至在之后的半个多月都没有去接我,任凭我在娘家这样住下去。
后来,我的老姨和他的哥哥来我娘家接我,让我原谅他,说孩子想妈妈,成天哭闹。在大家的劝说下,为了我那可怜的孩子,我决定回到那个家。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他居然拿刀伸向了我的脖子
那是在2012年的春节前夕,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在家带孩子,他先是跟我说婆婆找他,他要去婆婆家,后来又打电话告诉我说和同事出去喝酒,就不回来吃了。等到他很晚他也没回来,我就和孩子先睡了。迷迷糊糊中,我听见他进门的声音,他喝了很多酒,走路都踉踉跄跄的,我把他扶到床上后,自己也上床睡觉了。可他不知道哪来那股邪劲儿,非要和我行房事。我把他推过去后,对他说:“明天你还要上早班呢,今天又喝了这么多酒,好好休息早点睡吧!”没想到,我的几句话惹得他暴怒,他先是骂了我很多难听的话,然后又把我娘家要2万块钱的事拿出来说,他说:“你就是我买来的,我让你干啥你干啥,我怎么做都可以。”说完就把我往床上摁,我不从,他就开始打我,情急之下,我抱着孩子就往外跑,没想到,他去厨房拿了把刀出来,然后按在我的脖子上,我当时害怕极了,一动不敢动,后来住在隔壁的哥哥和嫂子听见了我们吵架的声音赶了过来,好说歹说劝他放下刀。
这一次,我的心彻底绝望了,我不想再和这样一个男人生活下去了,别说幸福不幸福了,我连安全都保证不了。于是,在距离2012年春节还有7天的时候,我们办理了离婚手续,我什么都没有要,我只想要孩子,可他坚决不给我。后来我远走到外地,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小峰(化名),我们在一起时很快乐。
我觉得如果复婚只是为了孩子
在这期间,我回去看过3次孩子,每次回去再回来,我的心都犹如割肉一般疼痛。记得去年夏天,我回老家看孩子,回去之前我让我妈妈去他家把孩子接过来,我担心孩子的爸爸不让我看。我还给孩子买了一个会说话的洋娃娃,希望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洋娃娃能陪着她。当我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时候,就听见女儿边哭边跑出来说“妈妈回来了”,见到女儿的一刹那,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回到家后,女儿一步也不离开我,我走到哪,她跟到哪,就是睡觉也要和我手拉手。
不过,我的假期只有三天,即便是再舍不得孩子,我也得走。在火车上,我不敢给妈妈打电话,我怕听到孩子的哭声后真的会决定不走了,于是就给妈妈发短信问孩子的情况。妈妈短信里说:“孩子很乖、很听话,醒来后看到你没有在身边就知道你走了。”妈妈还说:“你不在家的时候,女儿都是抱着你的照片睡觉……”看到这儿,我实在忍不住了,任凭泪水决堤。
女儿真的很乖,以前她爸爸打我,她就会给我揉痛的部位,还和我说:“妈妈不要哭,等我长大了给你挣钱。”这么乖巧懂事的孩子,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给她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是我最对不起女儿的地方。前些天,小峰说要见见我的父母,他想和我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可与此同时,妈妈打电话来叫我回家,还劝我说:“孩子太可怜了,每天都念叨你,为了孩子还是复婚吧!回来好好过。”
我现在真的很矛盾,遇见小峰,是我的幸运,我很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可一想到孩子,我觉得似乎复婚对孩子是最好的结果。只是我真的怕了,每当我想到前夫对我所做的一切,我回家的脚步就很沉重。我该怎么做呢?
(阿阳)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网友点评
为了孩子复婚
做法不可取
选择复婚的夫妻当中,有很多是为了孩子,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那份亲情。但事实证明,如果彼此已经没有的感情和共同生活的基础,想通过复婚来补偿孩子在感情上的缺失,结果未必尽如人意,甚至还可能给孩子造成重复伤害。
网友“杰妮芙”称,女儿1岁时,她与丈夫离婚,如今女儿已经4岁了。在女儿的记忆中,“爸爸”的概念是模糊的,但可以看得出孩子对父亲的渴望和需求。因为想给女儿一个健全的家,当前夫跟她说他已经跟小三分开并希望复婚时,她同意了。复婚后,女儿对这个亲爸爸的适应期有点长,总是拒绝爸爸的示好,不愿与爸爸交流,更多的时候,女儿是在观察。而她也在与前夫再次生活在一起后才发现,原来,曾经的伤害依然深埋心底,无法忘记。他们不像夫妻,更像是朋友,彼此客气、忍让,却无法感到亲切。丈夫最初非常努力地讨好女儿,对她也是赔尽笑脸,献足殷勤,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之后,丈夫变得冷淡而沉默。她也渐渐明白,为了女儿复婚的选择,是又一个错误的开始。看着越来越沉默的丈夫和越来越拘谨的女儿,她终于无奈地再次想到了离婚。
网友“单亲爸爸007”称,很多复婚夫妻都渴望破镜重圆,只是太多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破裂的东西,再粘接起来终究会有裂痕。现代人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自恋,自我尊重意识特别强烈,就算知道自己不好,但并不愿意因此而委屈自己、改变自己。因为人生只有一回,谁都想过得洒脱自如。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相关链接
在感情和生存之间博弈
复婚之路,能否走得阳光灿烂?
对于现代人而言,婚姻的内涵和形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它,不再是盲目的顺从和坚守,更注重的是婚姻带来的幸福感。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今天,复婚也逐渐成为又一热点。在经历了初婚的幸福,离婚的痛苦,男女双方再次结合在一起时,双方的心理都变得比较复杂:既有失而复得,又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涩感;既有彼此熟悉,又有久别重逢的陌生感。不少人都在感叹:复婚之路,真能走得阳光灿烂吗?
复婚率攀升有其内在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复婚率也从前几年的不到10%迅速攀升。婚姻专家称,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离婚因素和复婚因素都在发生变化,介于其中的再婚问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份婚姻咨询调查结果显示:离婚夫妻之所以再度选择结合,首先是因为孩子问题。无论孩子判给谁,离婚后双方会因为孩子频频接触。子女深得父母的喜欢并善于做父母之间的调解工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单亲状态下的子女生活艰辛,父母最后看在孩子份上而复婚。
其次是经济问题。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夫妻来说,二人的收入共同维持三口的小家庭会比较容易。离婚后,靠一个人的工资养育孩子、赡养老人,会显得拮据而辛苦。但如果共同赡养,在一起生活,肯定要比分开生活轻松得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离婚,最终因为经济问题选择复婚者不少。另一种情况是,主动离婚一方经济发生困难,而被动方的经济状态日见兴旺。为了生活,当然也不排斥感情因素,一旦被动离婚方提出要求,主动离婚方就会迅速接受复婚。
再者是住房问题。这是个不亚于子女问题的主要因素。如今,离婚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双方离婚后必须有房住。不少离婚者,因为在房产上一时无法分割而不得不选择离婚后的暂时“同居”。为此,离婚双方每天都会碰面,孩子自然与父母无亲无疏,一视同仁。天长日久,老矛盾已时过境迁,新的磨合机遇增加,尤其是双方都无急于再婚的念头,这类夫妻复婚率相对比较高。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
克服心理障碍是复婚关键
对于离婚夫妻选择复婚这一现象,心理学专家认为,尽管从形式上和家庭稳定等因素上看,复婚是件值得推崇的事。但也提醒,复婚夫妻若不能克服心理问题,对今后的生活依然会造成伤害,这些心理障碍包括———
首先就是不安全感。他们认为,曾经的海誓山盟也没保住婚姻,谁敢保证新承诺会不会使婚姻再次破裂?事实也是如此,那种“反正已经离过一次,不适合大不了再离一次”的想法,让彼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应有的安全感。
凑合心理也很普遍。有些离婚者并不是因感情上得以修复而复婚的,而是为了孩子或为老人而复婚,这种凑合式的复婚是脆弱的。
缺乏新的心理沟通。心理沟通是夫妻感情得以稳固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在复婚者当中,这种心理交流与沟通就比较欠缺,其原因在于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心理沟通可有可无,因为以前也进行过较多的心理交流与沟通,却未保全婚姻。因此,他们便有意或无意地放弃心理沟通。
压抑心理。复婚者往往都很注意心理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双方往往都从维护婚姻的角度出发,将心中的不快,或者对对方的不满深藏在心里。当这种压抑和迁就达到极限,婚姻将面临再次的解体。
不恰当的心理期望值。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夫妻双方无论是心理还是认知上都会显得比较成熟和现实。所以对于再婚后的生活,应该有个准确而客观的定位,过高或者过低都难以获得真正的婚姻幸福。
互相提防心理。互相信任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但有不少复婚夫妻由于遭受过离婚的打击,复婚后对对方不敢完全相信,双方互有戒心。(据新闻晚报)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