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孩堕胎要付出严重的代价
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老师、家长和周边的其他人都不应感到过度紧张,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
她说,由于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器官、心理都不成熟,保健知识不是太多,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差,遇到感情问题时一定要用理智来控制,不要超越范围。有的少女吃到了苦头才后悔,已经晚了。人流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它的害处更是显而易见的。
于天德从医学角度阐述了人流的危害性:首先将对女性的心理产生影响,给将来的感情、家庭生活带来阴影。比较年轻的女性遇到异性时,痛苦的回忆会使她产生恐惧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生活的和谐;对于那些不以为然的女性而言,今后在性生活方面更不能控制好自己,无所谓往往是人生失败的开端;生理方面,由于学生发育还不完全,好比是一个不成熟的果子,在人流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性器官损伤,引起盆腔炎,造成不育。其次,由于学生都是瞒着家长来做的,学习负担也很重,术后得不到休息和营养保障,将来会落下很多病症。
学校关键在引导
就中学生恋爱现象,记者采访了福田区某中学的保健医生兼健康教育课谭老师。她说,从1992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开设这门课程以来,她一直在上这门课,课程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卫生、性知识等。由于没有教材,开始一个阶段一直处在摸索之中。讲多了觉得不对劲,讲少了也觉得不对劲。在与各校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慢慢才掌握了一个比较恰当的度。经调查,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欢迎开设这门课程,认为在中学生中开展性教育很有必要。
谭老师认为,学生谈恋爱现象的确有,但大部分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多是出于好奇。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平时很孤独,那些自认为在恋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兄妹式的感情。
谭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课堂上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公开恋爱的学生,有一天,老师让他们谈谈到底对方哪一点吸引自己。女学生说,漂亮(指男方);男同学摸了半天的头,说,我天天跟她走在一起,觉得很好玩,有亲近感。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谭老师说,其实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还很肤浅,以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大部分出于好奇,或者是一种兄妹式的感情。
谭老师开玩笑说,现在的学生跟我们这些“老同志”不一样,他们的思想很开放,很前卫。作为校方,历来是明确反对学生谈恋爱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反对不反对,而是如何引导他们。年轻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说他在谈恋爱,他说没谈;你越反对,他越反感,越要在一起。发现谈恋爱的苗头时,我们一般都像朋友一样找他们谈心,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在处理这事的过程中,不能像咱们那个时代那么简单,一个批评或者处分了事。学生其实还是孩子,他们都很单纯,很可爱。
:/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