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那天,为了给儿子买件冬衣,阿朱趁着午休的时间去商场。在那里,她见到了一个大学同学,寒暄了几句,同学突然关切地问:“你身体还好吧?要注意身体哦,别累坏了。”阿朱嘴上说着“没事,没事”,心里却记住了同学的话。回到家里,对着镜子,里面出现的是一个脸色黯淡无光、两眼无神、头发枯黄凌乱、背部微驼的女人——难怪同学要我注意身体了,阿朱想。想想当年,虽然长得不是国色天香,但娇小玲珑、长相甜美、黑发飘逸的阿朱,在男生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如今40岁还没到就提早衰老了,再想想这些年和明争争吵吵的婚姻生活,两行清泪顺着阿朱的面颊无声地滑下……
兜兜转转,她还是选择了他
虽然阿朱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跟明谈恋爱了,但两人走进婚姻的殿堂,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
当年阿朱在广州一所大学的中文系读书,明跟她是同班同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学生,发型还是比较单一,阿朱留着长发,额前的留海剪得齐齐的,像个洋娃娃;一双大眼睛乌黑晶莹,常常是飞快地看人一眼,然后像受惊的小鸟,害羞地赶快低下头,让那些怜香惜玉的男同学总想伸出手去拥住她。很快,就有一个师兄荣幸地当了阿朱的护花使者,因此,当明问阿朱借笔记本时,阿朱根本没往其它方面想。三天两头的,明就找阿朱借笔记本,然后,就跟阿朱聊天。明很博学,还是个基督教徒,他与阿朱聊得最多的是哲学和宗教。当尼采、叔本华、奥修、耶稣等字眼从明的嘴里吐出来时,阿朱只有发呆的份,她觉得这时的明,既有着思想家的深邃,又有着教徒的圣洁,她觉得自己简直是崇拜死他了——很快,阿朱的护花使者变成了明。
图文无关
大学毕业后的阿朱没有回阳江,而是顺理成章地跟着明来了江门工作。阿朱分配在一家大工厂当文员,明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母亲把他和姐姐拉扯大,其时,明的姐姐已经嫁到美国,家在外地的阿朱,偶尔会到明的家里吃饭、过夜,就像一家人一样。相处的时间长了,阿朱渐渐发现明其实是个相当自私的人,好高骛远,只会吹嘘他的那些哲学和耶稣,从来不会关心人。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中,两人分手了。
跟明分手后的阿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在珠海工作的男孩。男孩的家庭比较富裕,他非常喜欢阿朱,阿朱说不会做饭,男孩说没问题,可以请保姆;阿朱说自己的母亲早逝,虽然有两个哥哥,但父亲的养老是包在她身上,男孩说没问题,把阿朱的父亲接过来一起住就得了。有个这么疼爱自己的男朋友,阿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就答应了男孩的求婚。接着,男孩给阿朱在珠海找了工作,买好了房子,选购了家具,只等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去登记结婚。回到江门的阿朱,在幸福中回过神来,想想自己早已是明的人了,如果结婚时男孩知道自己不是处子之身,那怎么办?她越想越觉得前景黯淡。最后,阿朱痛下决心,对珠海的男孩说自己的父亲不同意这门婚事,当了个逃跑的准新娘。
这时候,明又来找阿朱了,看着明痛心疾首地认错、悔改,阿朱原谅了明。经过6年的爱情长跑,阿朱和明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图文无关
股市低迷了,他要去英国
婚后的阿朱和明,过了一年的安逸日子。不久,阿朱怀孕了,当她喜滋滋地告诉明时,明却丝毫没有即将为人父的喜悦,而是吞吞吐吐地说:“我刚刚辞了公司的工作了,做了这么多年,我觉得很厌烦。”明的话如一盆冷水,浇熄了阿朱的喜悦。看着阿朱失望的神情,明连声安慰阿朱:“别怕,我炒股票。现在股市旺得很,炒股票赚得快。”
于是,明整天沉醉于股票中。阿朱上班,明就去股市;阿朱下班回来,常常见到明沉迷于个股资料、股票走势图中,对阿朱日益隆起的肚子视而不见。有时候,明回来就唉声叹气,说今天哪只股票提早卖了,没想到后来涨停,没赚到钱;有时候,明回来兴高采烈,说今天补仓很及时,赚了一笔……日子在明的情绪的起起落落中溜走,他们的儿子也出生了。
儿子的出生,打破了日子的宁静。从小被寡母呵护备至的明抱着小小的婴儿,常常不知所措,无法进入父亲的角色。儿子总在毫无准备的时候啼哭,吵得明心烦意乱,儿子还没满月,明就自己搬到另一个房间了。明的母亲对孙子也是爱理不理的,有时白天她还帮忙照看一下,晚上就躲到自己的房间,撒手不管了。阿朱满腹委屈,常常抱着儿子躲在房间里哭泣。看着对她和孩子视而不见的明,阿朱第一次动了离婚的念头。当明知道阿朱想离婚时,只冷冷地说:“离婚?我可没钱给你,你也知道这房子是我妈的。”
……
图文无关
不久,股市陷入了低迷,明的很多股票都被套牢了,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时尚的名词就是“MBA”。明就游说阿朱:反正炒股票赚了点钱,只需一年时间就可拿到MBA文凭,他要去英国读MBA,回来在外企公司里当个白领,那是轻而易举的,那时,阿朱跟儿子就能跟着他享福了。阿朱想想也是,况且,如果明不回来,自己和儿子还可以申请去英国陪读——阿朱仿佛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2001年,通过了雅思考试的明联系了伦敦附近的一所商学院,踏上了飞往伦敦的班机,阿朱则成了留守女士。
钱花光了,文凭却没有拿回来
明是5月份去英国的,先读几个月的语言学校,如果考试及格了,9月份就可以开学读专业课。当阿朱在江门做着与儿子出国陪读的美梦时,明打来电话说,语言考试不及格,要再读一年语言学校,言下之意,原来计划中用一年时间可以取得的MBA学位,起码要用两年时间,原本打算留来给阿朱跟儿子陪读用的钱,现在只能全部拿来给明用。阿朱的心情又一次掉到了低谷,但电话那头的明拼命安慰阿朱:“你放心,以我的聪明,两年后一定拿着学位证书回来给你看,这两年就先委屈你了。”想想人家说,出国读书就是花钱的,阿朱又安于现状了,况且,她也觉得实在是没有其他办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每月1000多元钱的工资,阿朱和儿子两个人用,紧巴巴的,但看着日渐长大的儿子,计算着明的归期,阿朱觉得人生还是有盼头的。
图文无关
日盼夜盼,明终于归来。他没有拿出MBA文凭,他说毕业论文交了就可以提早回国,过一段时间英国的导师会发邮件告诉他考试的成绩,然后再把证书寄过来。小小的失望是有的,但想着明班上所有的留学生都是如此,而且断没有不及格的理,阿朱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明回来的热闹。
陌生女人的电话,就像一把刀
就在明回来后的第三天,阿朱突然接到一个女人打来的电话,要找明,阿朱顺手将电话交给了明。就在明跟那女人打电话时,阿朱无意中看了明一眼,明闪烁的神情让阿朱心里一惊。
第二天,明不在家,那女人又打来了电话。
“他不在,你是谁?”阿朱问。
“我是他在英国留学的同学,请问你是他姐姐吗?”电话那头传来那女人清脆的声音,甜甜的。
“不是,我是他老婆!”阿朱生气地大声说,话刚说完,电话那头就收线了。
晚上,儿子已进入了梦乡,阿朱试探着对明说今天又接到了那女人的电话,看着一脸慌张的明,阿朱突然问:“她不是你的情人吧?”
明连忙否认:“不会,不会,我怎么会有情人呢?”
明越是极力否认,阿朱越是确信无疑。她颤声质问明:“为什么你要这样做?我哪里对不住你?”明不吭声,阿朱就把明推出了房间。
图文无关
躲在床上,心如槁灰的阿朱任由泪水恣意淌下。半夜,明悄悄地推门进来,看着盯着天花板,两眼眨也不眨的阿朱,明怯怯地说:“阿朱,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明告诉阿朱,那女的是北京去的留学生,明回到江门时,她也回到了北京。明在英国时,课余时间常常出去打工,他跟那女的合租一个单元,他出房租,那女的负责伙食费,平时就像夫妻一样生活。“去外国留学的人很多都是这样的,男女两个住在一起,一来可以省钱,二来可以少点乡愁。”明为自己辩解。
想起以前打电话到英国找明时,这女人接过电话,“她接过我的电话,难道她从来没有问过你的家庭状况吗?”阿朱脑子一片空白,只会机械地问。
明吞吞吐吐地说:“有,但我告诉她你是我姐姐,帮我照看儿子。我说,在一次车祸中,我老婆死了,我在医院躺了几个月。”
明的话像一把刀,一下一下割得阿朱钻心地痛。良久,阿朱说:“我们离婚吧。”明立刻抓住阿朱的手,连声说:“阿朱,不要这样,我不会跟你离婚的。”
“离了婚,你就可以跟她过了。”阿朱一字一顿地说。
“不会的,她不会跟我过的,她是北京一个地产商的‘二奶’,她出国读书的钱都是那地产商出的。
图文无关
她在英国跟我同居,是因为寂寞,她从来都看不起我,即使我有5000万元,她还是看不起我的。你不同,你一直对我好,即使你只有50元,如果我没饭吃,你还是会给我饭吃的。我不会跟你离婚的,况且,你也知道离了婚,你什么也没有,家里实在没钱啊!”
阿朱和明的婚姻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阿朱能做什么呢?离婚的路是走不通了,自己带着儿子,一没房子二没钱,怎么活?不要儿子吧,更不放心,因为明的毕业论文最终没有通过,导师说除非再读一年,但是,家里的钱都用光了,再出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明又回到了起点,在港口路的一家公司写写材料,所赚的钱仅够糊口。可能想弥补损失的亲情,明现在跟儿子亲得不得了。
阿朱却越来越麻木了,所有的激情早就离她远去,她觉得自己与行尸走肉无异。偶尔,她在儿子面前与明说几句话,晚上明一挨到她身边,她对明又是掐又是踢,即使如此,她还是难以解恨。
阿朱不明白,自己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错了?有人说中年夫妻生活平淡如水,这平淡应该是指多年的夫妻之间有了默契,这“水”还是“活水”,而自己的婚姻却是死水一潭,再也兴不起一点波澜,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编辑推荐:
北漂剩女刻骨铭心的姐弟恋
富 家公子爱上我这小寡 妇
最惨烈的报复啊,爱恨交织下的情 杀案
征来的新郎是逃犯 新 娘独撑婚礼不离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