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性故事 夫妻情感 性爱小说 麻辣婆媳 职场男女 桃色恋情 婚姻城堡 同居男女 一夜情

远离婆家,却还是矛盾不断



图文无关
 

  倾诉人:吕玫 女 29岁 事业单位员工

  婚后定居哪个城市曾引发过双方家庭大战

  我和慎林能走到一起实属不易。当初,双方家长都不太看好我们的关系,因为我和他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总不能结婚后还两地分居吧,虽然眼下电视剧《双城生活》播得正火,北京、上海两头飞的生活也够时尚、够精彩,但对于大多数小老百姓来说,还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双方家长都认为,这段感情若想开花结果,就必须在其中一个城市定居下来。

  于是,“拉锯战”就此开始。公婆希望我到他们生活的城市,虽然他们有两个孩子,但姑姐早已出嫁,而且他们那一带的人十分重男轻女,自然对慎林这个惟一的儿子极其宝贝。而我父母也舍不得我背井离乡,因为我是家中独女,若我远嫁,就只剩下他俩成天大眼对小眼,日子该怎么打发?双方家长谁也不肯让步,意见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总这么绷着,双方难免会互生不满,矛盾也就日渐堆积。后来,公婆放话了,若我不去他们那里,就不同意我和慎林的婚事。我父母得知后,很生气,也赌气说,大不了就不结这个婚,绝不会放我走。迫于无奈,我和慎林曾选择了分手。只是,两人都无法真正放下对方,分手后竟茶饭不思,犹如生了大病。

  见孩子变得蔫蔫的,做父母的自然心疼,只好缓和了态度。后来,双方家长坐到一起认真讨论了我和慎林的将来,最后的决定是:慎林到宜昌来,毕竟,宜昌这座城市比他老家繁华一些,也有利于今后的事业发展。为此,我父亲是拍着胸脯做了保证的,答应公婆会竭尽全力在宜昌给慎林找一份好工作。

  就这样,我和慎林总算走到了一起,虽然过程十分波折,但结局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若只单看在宜昌的日子生活的确很幸福

  结婚时,双方父母为我们准备了新房。但我和慎林很少住在新房里,大多数时候都挤在我父母那边。谁叫我俩都是懒虫呢?只有和父母住在一起才能过上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

  不得不说,我和慎林这些年能过得这么舒坦、悠闲,完全是享了我父母的福。只举一个例子:我儿子快两岁了,每晚都是跟着外婆睡觉。我母亲的心意很简单,怕孩子夜里吵闹,影响我和慎林休息。除此之外,她还要操持家务,做饭、洗衣什么的。我父亲见母亲实在忙不过来,只好办了内退,帮着带孩子。虽然他们嘴里总说这种日子很幸福、很快乐,可我知道,他们的身体很累,否则不会腰酸腿疼,连走路都变得蹒跚。

  只是,我和慎林并不是孝顺、懂事的孩子,明明知道父母很辛苦,却很少帮他们一把。把儿子往他们那里一丢,乐得当甩手掌柜,依旧和婚前一样,经常玩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即便回家早,也是坐在沙发上等吃等喝,偶尔良心发现,帮着洗个碗、擦个桌子,父母还会再三阻拦,生怕我们弄脏了手。

  于是,我和慎林常常感慨:我们真是太幸福了。当然,我俩也会为自己的懒惰感到内疚,可惜从来都是有心无行动。甚至,我还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说:“我父母身体挺好,干点家务不至于太累。等过几年他们年纪大了,我就不让他们干了。”我知道,我的想法、我的举动会让不少人鄙视,但这的确是我真实的生活写照。

  可婆家人常常抱怨我的不满也日渐滋长

  若不是姑姐、婆婆常常打电话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真没感觉到眼下的生活有何不妥,真的以为自己是百事顺心。

  最初,姑姐经常通过QQ、手机短信说公婆很孤单、很可怜,让我和慎林多往老家打电话,多抽点时间回去看望二老。那时候,我还对姑姐充满感激,因为我一向大大咧咧,在人情世故方面不太圆滑,需要有人不断提点。可后来,姑姐的话渐渐变了味,说什么公婆一辈子白辛苦了,帮别人养了儿子,又说我父母有福气,女儿、女婿都在身边伺候。于是,我不乐意了,恨不得告诉她,不是我们伺候我父母,而是我父母在伺候我们。可碍于情面,我不好说得太过,怕得罪了姑姐。

  谁知姑姐的要求越来越多,多到我快无法忍受了。比如,她要求我和慎林每个双休都回老家。可两人来回车费就得200多元,不仅贵,人也累得够呛,所以我和慎林都不愿意。结果姑姐就一个劲地骂慎林不孝,说父母白养了他。我帮着辩解了几句,把她得罪了,从那以后,她再也不给我打电话了。

  其实,我能够理解姑姐,她只是心疼公婆没人照料、太孤单。只是,我很看不惯她颐指气使、管东管西的样子。

  对于公婆,我也有诸多委屈不平。我怀孕时,父亲还没内退,家里家外全靠母亲一人。我就和慎林商量,把公婆接到宜昌来,反正他们已退休,一来可以照顾我和孩子,二来正好一家团聚,以解他们的思念之苦。可他们却拒绝了,理由是身体不好,不能坐长途车。也许是我这个人太小气吧,听闻消息后,郁闷了好几天,直到现在,心里仍有疙瘩。

  后来,孩子出生了。公婆一遍遍打电话要求我和慎林带着孩子回老家摆满月酒,我没同意,因为当时正值寒冬,路途又远,我怕孩子在路上冻病。结果,这件事情成了我的罪状。婆婆在电话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想念孙子,还说若不回老家摆满月酒,他们会被人瞧不起。姑姐也打电话把老公臭骂了一通。最后,多亏我父母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儿子满百日时回老家摆了百日宴,这才平息了婆家人的怒火。

  只是,我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觉得婆家人要求太高、太多。

  老公从不主动调和难道让矛盾继续激化

  总听别人说,婆媳住在一起容易产生矛盾。可我和婆家离那么远,为何还是矛盾不断呢?而且,这些矛盾已经影响了我和慎林之间的感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逢年过节,慎林总要求我随他一起回老家。以前,我很乐意,可现在,我不那么情愿。因为心中的疙瘩还没有解开,也因为婆婆、姑姐对我并不那么友善。每次回去,她们总拉着慎林讲东讲西,很少理我,我又不太听得懂当地方言,只能晾在一边干瞪眼。可若我说“不回去”,慎林肯定不高兴。所以,近两年来,每次回老家前,我俩都会闹番别扭。

  平时,关于婆家的问题也成了我和慎林的“雷区”。不提起还相安无事,一提起就会吵架。无非就是我数落抱怨,而慎林却拼命维护。似乎,我俩都不太懂得该如何调和、化解矛盾,只知道按照自己的心意据理力争。

  眼看又到年底了,按惯例,春节期间我肯定得随慎林回老家。可一想到和姑姐、婆婆之间的不愉快,我就对回老家充满抵触心理。我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无法释然。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公的慎林应该勇敢站出来,努力调和我和婆家之间的关系。

  记者手记

  缓解眼下局面尚需多方努力

  吕玫性格率直,大大咧咧,爱使点小性子,有点小脾气,但内心是真诚、善良的。这样的人不是相处一回两回就能体会到她的好处,而需要日久才能见人心。

  可惜,吕玫和婆家之间没有这个机会,一年才见那么几次,大多数时候只能靠一根电话线联络,婆家人又如何能了解到她的真诚、善良呢?所以,吕玫应该主动多和婆家人沟通,让他们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另外,吕玫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无论如何,在这段婚姻中,公婆做出了极大的牺牲,若不是他们让步,同意让慎林到宜昌来,也就没有后来小两口的幸福生活。而且,公婆已经老了,人在孤单、无助时,抱怨、数落也是情有可原的。若能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吕玫对婆家的不满、抵触就会减少很多。

  当然,吕玫还得时时向慎林灌输一种思想,即:他做为婆媳之间的纽带,应该像润滑油一样努力调节双方关系,而不是逃避或偏袒。

情感故事 情感 婆媳关系,婚姻故事,老公婆婆,夫妻感情 远离婆家,却还是矛盾不断

下载本小说
热门小说
相关推荐
热门搜索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www.mn8848.com 关于我们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