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凤凰网)
万宁加独沟村百岁夫妻输液时都会细心照顾对方
2011年11月,万宁市百岁夫妻吴廷亿、梁金容年龄总和205岁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百岁夫妻排行榜”,名列第九。当时,南国都市报记者对两位老人进行了采访,当时103岁的吴廷亿还下地干活,出门散步,身体很好。
今年4月17日,时隔1年半后,南国都市报记者再次回访两位百岁老人,他们的生活习惯没有变,身体健康依旧。像吴廷亿、梁金容这样恩爱有加的百岁夫妻,万宁共有3对,分别在万宁市后安镇七星村、和乐镇五星村。
□南国都市报
记者 王洪旭 /文
热情:
我们见过,快到屋里坐
4月17日,南国都市报记者联系上吴忠福时,其爽快的说,“欢迎你们来,到了北大镇打我的电话,我骑车去接你们。” 第二次来到北大镇坚西村委会加独沟村时,乡间小路旁的树木似乎更茂盛了,绿油油的一片。
“我们上次见过,快到屋里坐。”吴廷亿老人在门前的路上散步,见到儿子拉着人过来,就热情的上前问好,但还是听不懂说了什么。后来其儿子说,他说认识你,1年多前,你来采访他,他都还记着了。
吴廷亿老人进屋后,首先告知了老伴,上次的客人又来采访了,然后两位老人开心的在正屋的长木椅上坐下,这一幕似曾相识,当时吴阿公指着梁阿婆的白发说,“年轻的时候再美,现在也老成这样了啊。”
两位老人依然居住在简陋的老屋里,其儿子说,老人都习惯了,有些不舍得搬。屋里的布局没有改变,依然干净整洁。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
变化:
身子变弱 恩爱有加
今年,吴廷亿老人105岁,梁金荣老人104岁,儿女共有7兄妹,现已四世同堂,全家老老少少加起来有70多人。
吴忠福说,其父亲还经常出门散步,但已经不能下地干活,我们也不让他去;每天吃完饭还是坚持去走路锻炼。“老人现在身子有些弱了,有时要输液,补给营养;但二老更加的恩爱了,不管谁输液,都会细心的照顾。”
1938年,吴廷亿与梁金荣结婚,目前,两位老人已经相濡以沫走过了75年。至今两老人还保持着童心,经常拿对方开玩笑。也许这就是老人像小孩的一面吧。梁阿婆说,“人老人了,容易忘记,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 这时,吴阿公在一旁乐呵呵地对老伴说:“你当然是老啦,孙子们每次来看望你时,站在你面前,你都认不出来。”
对此,吴忠福说,现在每餐都会给老人煮肉、猪排骨汤,给他们补补身子,希望老人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长寿:
多吃粗粮生姜身体好
谈到老人的长寿秘诀,吴阿公告诉记者,自己长期以来保持吃粗粮的习惯也许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经常出去走走,活动身子。
“年轻时,都没有东西吃,吃的最多的就是红薯。”据吴阿公回忆,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他与梁阿婆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多数时候都是算计着吃野菜、红薯,否则就会吃了上顿没下顿。正是因为这种生活的艰苦,老人年轻时育有的三个儿女都夭折了。
吴阿公告诉记者,家里的孩子多,东西根本不够吃。为了不让之前丧子的经历重演,他四处找食物。上山摘山竹,与同村人结伴打野猪,尽一切力量给孩子找吃的。吃了半辈子的红薯野菜,本以为吴阿公早就吃厌了,但是孙媳妇钟云蓝却说,直到现在,吴阿公仍然坚持每天吃红薯之类的粗粮。“一天一个红薯,这是必须的。”吴阿公说这也许就是他的长寿之道。
然而,梁阿婆却有着不同的长寿秘诀。“我一直有吃生姜蘸盐和饭吃的习惯。”阿婆说以前没饭吃的时候,就经常用生姜或是大蒜蘸盐巴,就着饭吃下去。以前是生活所迫才这样,后来养成习惯了。“我现在也经常拿盐蘸生姜吃,那样好吃。”已经102岁的梁阿婆说,她认为自己的长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吃生姜的习惯。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
长寿万宁:
178位百岁老人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均预期寿命高达79.85岁。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万宁8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1.5%;百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1.5/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10万和7.5/10万” 的标准。
南国都市报记者从万宁市民政局获悉,截止目前,万宁共有百岁夫妻3对,分别是万宁市北大镇坚西村委会加独沟村的105岁的吴廷亿和104岁的梁金荣;后安镇七星村的104岁的冯法昌和101岁的李秋弟;和乐镇五星村委会104岁的吴关风和103岁的罗开明。
目前,万宁全市共有178位百岁老人,每位老人每月可领500元的养老金和高龄补贴金。
[请本文作者与本网联系 以便奉寄稿酬] 童心未泯,老两口,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