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 |
第131节日期:2011-08-16 08:01:30
潘阆在京城中开了一家药店,他的‘悟本堂’开张之后,既不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也不是专心经营、悬壶济世,每天只与权贵迎来送往,显然药店只是他落足之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果然,在王继恩的举荐下,赵光义亲自接见了这位奇人,赵光义一见倾心,立刻赐他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有人因为潘逍遥可以填几首词,据此判断为赵光义官家拔冗相见,乃是与他考较填词一道,实在是想当然尔。让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忍着箭创的折磨和一个传说中的名医探讨填词作诗,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过雷人。潘逍遥其实更象一只翩翩去中鹤,非梧不栖罢了。在得到赵光义官家的青睐之后,自觉身价倍增的他,居然利令智昏的插手赵官家的家务事了。 在没有了侯莫陈利用之后,赵光义的箭创仍不时发作。这时候宫中的太医,治疗金创箭伤的水平仍没有明显提高。不得已,赵光义只好在方外寻找世外高人为他疗伤了。短时间内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与牛鼻子们络绎不绝于途,道家人物赵自然、柴通玄,都曾被延请致京,如果把此事单纯视为赵光义好黄老之道,实在是太过牵强。在赵光义一朝,他不顾臣下劝谏,大兴土木,修建宫观。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上清宫。 这座计有千二百四十二区的超级建筑,始建于端拱元年二月(公元988年),直至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方完工,前后历时七年。因为工程浩大,反对者众,工程一度中止,赵光义迫不得已自掏腰包,拿出了自己从前晋王府邸的积蓄,把一些金银器皿换现之后发工钱,这样才保证了工程顺利竣工。赵光义建上清宫,假借崇奉三清,实则含有祈禳消灾之意,更多的是为了治愈箭疮顽疾而为自己祈福。哪知道这样一个‘殿塔排空、金碧照耀’的宏伟建筑群,不但保佑不了赵官家,就是自身也难保全,这座宫观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失火烧毁,神宗只得重新修建恢复。 赵光义在位晚期因为战事不利,自己也负伤的原因,逐渐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为了对自己这种前后表现迥异的行为找个籍口,他故意对左右道:“朕读《老子》,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战败之后,从此没有了横挑强梁的胆色,只好装着好道,喜欢上了道家所言‘清静致治’,实在是欲盖弥彰之语。 赵光义对待道家如此热忱,对待释家也得一视同仁。凡是有助于治道的宗教,都在官家座上客中。他比自己的兄长出手更加大方,积极地推进优待佛教的政策。据史载,赵匡胤在位十七年间共计普度僧尼一万六千余。赵光义在位二十多年间先后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七年、雍熙三年(986年)分三次普度僧众。对于普度僧尼的数目史籍所载虽然对数字不持疑义,但对日期存在歧义。其一,太平兴国元年与七年两次合计度僧十七万;另有一说,单是太平兴国元年,赵光义刚刚登基就普度天下僧众十七万。与赵匡胤相比,赵光义这手笔才是真正的普度众僧!即使是两次共计十七万,那么平均一次也有八万五千人。与赵匡胤一次最多只度八千人相比,当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此大规模的普度,使得佛教在北宋初年就一改后周时期的衰退,重新变的兴盛。 如果只修宫观不修佛寺,这如许多的和尚岂不是全跑到宫观之中与道士天地一家亲了!?如果普天下的和尚一起在赵光义官家面前念经,估计他马上就会精神崩溃。在普度众僧的同时,寺塔的营建工程也在京城中全面展开。尤其是开宝寺宝塔,历经八年,所费以亿万计。端拱二年(989年)八月才竣工,开宝寺宝塔为八角十一层、高三十六丈的宏伟建筑。‘巨丽精巧,近代所无。’塔上安放千佛万菩萨,塔下有天宫,安置阿育王佛舍利塔。工程由北宋初年最负盛名的著名工匠喻皓监工设计,开宝寺的宝塔也成了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日期:2011-08-17 08:36:19 后周世宗柴荣整顿佛教,废毁天下无敕赐匾额的无额寺院,赵匡胤仍遵循旧例。事情到了赵光义一朝,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太平兴国三年,赵官家按照唐朝惯例,赐天下无名寺院‘太平兴国’、‘乾明’之敕额。赐额的寺院超过百余,如此一来,普天下受此恩惠的和尚、尼姑无不欣喜,日夜为赵官家颂经祈福了。 赵光义如此崇佛,当然会引来朝中大臣的竭力反对。诤臣王禹偁直言谏道‘望陛下少度僧尼,少崇寺观。’田锡更是对营建开宝塔一事直言不讳谏道‘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面对这二位诤臣的直言敢谏,赵光义索性扮死猪不怕开水烫。道理官家也懂,对于劝谏左耳朵入,右耳朵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赵光义无疑是个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好皇帝。寺院有了,和尚、尼姑有了,但是佛经数量也得相应有所增加才是。于是又在国中大兴译经事业,太平兴国七年六月建立了译经院,重开盛唐之世的佛经翻译事业。相应配套工程也很快完成,八年,设置印经院,印刷由成都运至汴梁城的大藏经版。不仅印经,自己还亲自撰写了《莲华心轮回文谒颂》十一卷,《秘藏诠》二十卷等一同刊行天下。两宋三百余年历史中,赵光义的崇佛事业一枝独秀,为我国的佛教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他的这种崇佛行为,赵光义也自有他的看法与认识——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达者自悟渊微,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究宗旨。凡为君治人,即是修行之地,行一好事,天下获利,即释氏所谓利他者也……虽方外之说,变有观者,卿等试读之。盖存其教,非溺于释氏也。赵光义毫不隐讳自己的崇佛之举,是在有意利用释氏大行教化于民的事实。他所作的崇佛、为民祈福之举,完全是建立在佛教服从于政治需要的立场之上。只要是有助于治的,不管是儒、是道、是释,都会拿来加以利用的。 |
第131节_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在线阅读_独孤慕雨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38 t:219-5749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3184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