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

第142节

日期:2011-09-01 10:20:13
      
        寇准被贬出京之后,至道三年正月,张洎也被贬为刑部侍郎。继任参知政事一职的是温仲舒与王化基。这二人不似寇准那样行事鲁莽,做事情存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这二人与老成持重、看似年迈昏聩的吕端在朝中相映成趣。
        几位重臣的这种怕事,糊涂更让胡旦、王继恩等几人行事肆无忌惮,明里暗里的攻击吕端、企图动摇太子无侃储君之位。虽然元侃自从出任开封尹一职以来,就行事低调、夹着尾巴做他的皇太子,但自寇准遭贬谪之后,也出现了不稳定迹象。赵光义对吕端的表现也多少有些失望,甚至在琢磨着用温仲舒来替代吕端。
        当他的这些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时候,折磨他十多年的箭疮越发严重,药物已经无法控制病毒的扩散。见赵光义病笃,王继恩、胡旦等人更是上蹿下跳,抓紧了拥立赵元佐的步伐。令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始料未及的是,最终令他们功亏一篑、希望化为泡影的正是在他们眼中年迈糊涂的吕端。
        至道三年二月,赵光义病情恶化。文武百官都前往京师寺院为官家祈福、大作法事,吕端每日入宫视疾。这天,吕端一如平时入禁宫视疾,赵光义身周却不见皇太子赵元侃的身影。怀疑将有宫廷之变的他,急忙在所持‘笏’上写了‘大渐’两个字,派心腹立即去寻元侃。刚刚安排好应变之事,赵光义也龙游大海,驾鹤归西。
      
        赵光义才死,王继恩闻讯立刻赶至。对吕端道,皇后在中书,有请宰相大人商议何人继位之事。
        吕端早已经侦知王继恩、胡旦等人的阴谋,之所以隐忍不发,也是在等待最后摊牌的机会。这时候情知已经是到了短兵相接、图穷匕见的时候。他镇定自若道:“官家适才拟就遗诏,烦请宣政使大人入内检视。”
        王继恩一听,赵光义另拟就了遗诏,这样重要的事情,自己宫中耳目众多,竟然丝毫不知,心中发急,想要知道赵光义临终前留下了什么政治遗言。如果不是立赵元佐为君,最好还是及早毁去,免得夜长梦多。这时更见吕端一脸的淡定,不疑有诈,举步就进了书阁。
        等他前脚跨入,吕端在后面急忙把门掩了,随手把门锁了个严严实实。王继恩听的动静有异,在里面拼命拍门,一任他扯了公鸭嗓子声嘶力竭的恫吓威胁,吕端只是不为所动。安排左右小心看护,独自一人来见李皇后。
        果然李皇后一见吕端,开门见山道:“宫车宴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奈何?”
      
        吕端不慌不忙拜见过她,望了一眼这个满面戚容的女人,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之事,岂容更有异论!?”
        李皇后碰了一个软钉子,心有不甘,想要发怒,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遍视左右,却不见王继恩现身。失去了王继恩这个奴才的声援,更见吕端这个胖老头不疾不徐、一脸笃定,胸有成竹的站在那里,李皇后以为王继恩出了什么意外,一番思索之下,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见李皇后不再有异议,吕端命人请太子入宫,在福宁殿即皇帝位。参知政事温仲舒宣读遗诏,吕端立于殿上不拜,请宫中内侍卷帘,上前仔细审视,见龙榻之上确实端坐着是皇太子赵元侃,这才退下来,率领文武百官拜见新君,山呼万岁。赵光义这次没有看走眼,吕端当真做到了‘大事不糊涂’!赵宋江山社稷得以安然延续。
        赵元侃正式于赵光义柩前继位为君,史称‘真宗’。
      
        编后话:纵观赵光义一生,基本是功过相当。
        做为封建统治者的他尚属差强人意,但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剖析,赵官家难得会有人去欣赏。
        在他的生命中,无时无刻不是在处心积虑的玩弄权术,没有成功上位之前,小心翼翼的培植私人势力,积聚政治本钱。等到积有人望之后,迫不及待的断然出手。在坐到龙椅上之后,又绞尽脑汁的为稳固皇权忙碌。为了实现家天下,不惜把侄儿与弟弟迫害至死。终其一生,都是在努力摆脱兄长的阴影。继位之初,就发动了对辽的战争。两次的征辽,不但都是铩羽而归,而且从此视对外战争为畏途,渐渐形成了‘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策;在对待交趾与西北李继迁边境民族事务问题上,不是谋定而后动,而是草率行事,一味迁就、退让,最终丧失主动权,铸成大错。
      
        在军事武功方面,他难得有所建树之后,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决心在文治上大做文章。在他的推动下,宋初儒、释、道三家得到长足之发展,也为有宋一世的宋学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政风也是形成于宋太宗一朝。
        影响世界至深的两宋文明,赵光义有着开创之功。而葬送两宋文明的也是拜赵光义所赐。
        对于赵光义、关于宋文明,只能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做一总结说明!
      
      


上一页    

共有142条记录; 当前142页/共142页   

[首页]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尾页]


第142节_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在线阅读_独孤慕雨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51 t:211-16038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0a4d 大小:4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