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 |
第132节有宋一代,儒、释、道三家相互汲取、相互斗争、最终渐趋三教合一。宋历代官家明确认为‘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在南宋时候,孝宗更是号召天下‘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在赵光义大力提倡之下,两宋年间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政治氛围的相对宽松,文化管理的开放,使得宋代重要的思想家们无不有着‘出入释老’的经历,无不谙熟佛典道经,进而援佛入儒或者援道入儒。逐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两宋也成为封建王朝中汉文明登峰造极的伟大历史时期。
人们常说,在撒了第一个谎之后,就得用成千上万个新的谎言去圆谎。从此,谎言就会不竭如长江大河,生命不息,撒谎不止。撒谎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缀,而是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大声说‘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所谓的老实人,只是相较而言,撒了谎会脸红的就是诚实人了。 据此可知,撒谎之事,也是件辛苦异常的事情。然而,事实证明,人类总是不乏进取心的。并不因为撒谎过于辛苦,而选择只说实话,做老实人。 史载:赵匡胤官家出生之时有红光,赵光义做为继承者同样出生时候有异象显现,一样的红光满室。做为赵光义的继承者,真宗皇帝赵恒出生之日,理所应当的也得有‘赤光照室’的景象发生才是!这样做,史家无法是想要告诉我们一个宋帝王的‘传承有序’的事实。没有红光照室,如何会成为九五至尊!? 如果照这种惯性思维去理解的话,历任帝王根本无需为身后继任者是何人而发愁的。只须看这些龙子凤孙出生时候是不是有红光照室,完全可以定下来是哪位接班的! 事实告诉我们,赵光义虽然处心积虑地把两个侄子与亲兄弟迫害至死,但是他的继承人问题仍然是历经坎坷波折。并不是如史家撒谎那么简单。赵光义共生九子,‘天子重长子,百姓受幺儿’,赵光义也不能免俗,他也喜欢大儿子。 日期:2011-08-17 16:14:04 赵光义的长子初名德崇,后更名为元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赵元佐作为赵官家的长子,当然也得从小就表现出些非同凡响。史家当然不会错过这种不吝溢美之辞的机会的,于是《宋史》中就有了‘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的记载。 从赵元佐的人生轨迹来分析,还真的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俗话。(慕雨按:小时了了之了了,当念作伶俐)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时年十三岁的元佐随了父亲在开封近郊打猎。一只兔子跑过赵官家车驾前,赵元佐一箭中的,引来一旁边契丹使人的赞叹,当然赵官家也是心中窃喜不已的。赵光义即位之初,出于惟稳的心态,急于安抚皇室,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故而对兄长的两个儿子与自己的兄弟不吝赏赐,封官晋爵。这时候并没有给他的儿子们任何赏赐。这并不是他天下为公、在心底忽视自己的这些儿子,而是非常时期,‘家有三件事,先从紧上来’的权宜之计。 短短数年之后,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叔侄三人相继弃世。赵光义已经扫清了儿子们将来继承帝位的障碍。太平兴国八年,赵光义为自己的几个儿子更名,应该是认为‘德’字乃不祥之字眼,更是不愿意人们在听到儿子们的名字之后,还会联想到德昭、德芳这两个短命鬼。 太平兴国七年七月,赵光义封长子德崇为卫王,次子德明为广平郡王,兄弟二人并同平章事,轮番往中书视事,让他们逐渐历练增加他们从政的能力。太平兴国八年十月,赵光义将儿子们的排行字由‘德’改为元,长子德崇更名元佐之后,进封楚王;次子德明改名为元佑,进封陈王;三子德昌更名元休,封韩王;四子德严更名为元隽,封冀王;第五子德和更名为元杰,封益王。五人并同平章事,同日赴中书视事。赵光义对这几个儿子一视同仁,是希望通过历练、观察,看看哪个儿子更值得托付重事。 之所以如此,也是北伐所受箭创伤势很是凶险,对于后事他得提前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很快,长子赵元佐在众兄弟当中不是脱颖而出,而是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政治幼稚。政治,是种与亲情基本无关的绝缘体。而赵元佐太沉缅于亲情。因为这个原因,赵元佐憎恶上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在朝臣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赵普。赵普见赵元佐与赵元佑兄弟二人轮番至中书视事,知道自己不再适合留在朝中,于是上表请辞。赵光义就坡下驴,顺势罢去了赵普相职。 如果直接请赵普走人,会落人‘藏弓烹狗’的口实。太平兴国八年十月,赵普罢相,赵光义不得不在表面对此事有所表示。为示对赵普的尊崇,赐御诗一首—— 忠勤王室展宏谟,政事朝堂赖秉扶。 解职暂酬卿所志,休教一念远皇都。 赵普捧诗而泣曰:“陛下赐臣诗,当刻于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君臣二人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赵元佐毕竟年轻,他不知道自己所憎恶的老臣,对于赵宋有着开创之功,在朝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在他父亲的心底的厌恶只在他之上,却也不得不有所依赖。没有赵普,莫说他做上太平王爷,就是他的父亲做这个官家怕也是痴人说梦! 赵普在赵光义朝再度拜相,与赵光义君臣二人联手兴起大狱,把卢多逊贬窜远地,赵廷美逐出政治权力中心。这时候,赵元佐还是天性未泯,仍是在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的花季少年,骨子里没有继承多少父亲的心机与狡诈。还未能尽谙政治的另一面:阴暗与无情无义。当赵廷美被贬往房州时候,满朝文武并无一人有一言相助。这时候赵元佐挺身而出,‘独申救之’。面对这个傻的可爱的儿子,赵光义只有置之不理,来个冷处理。孩子还太嫩,当然不会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赵光义以为赵元佐年纪小,年轻人心性,过些时候就会淡忘这件事情的。哪知道,在赵官家不抛弃不放弃的折磨之下,赵廷美很快就于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死于贬所。消息传至汴梁城,赵光义当然是长舒了一口气,而赵元佐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神情恍惚,受不了这巨大的刺激,疯了! |
第132节_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在线阅读_独孤慕雨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52 t:216-14057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df87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